《共产党宣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何以能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时代价值?它宣扬的“道”,何以能催生出大地上熠熠生辉的风景?徐锦庚以虔敬之心“就道”,以耐烦之心“弘道”,捧出了沉甸甸的《望道》,对上述疑问做出了文学化的回答。

徐锦庚怀一颗致敬先辈之心,积数年之功,爬梳整理,将零碎的信息整合成册。既描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哲人的“悟道”“就道”之光,描述了陈参一改名“陈望道”后,从“问道”“认道”“受道”到“弘道”的人生传奇,又描述了东方共产党人方阵“成道”“行道”“用道”“明道”的壮阔图景。作者坚持唯物史观,把握历史主流,展现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拓展思想深度,夯实认识厚度,加深读者对现实和历史的理解,使作品既有历史的纵深,又有现实的温度,揭示出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对现代革命的思考深远而广博。

望道》拂去历史的烟尘,打捞沉睡的记忆,求证关键节点的真相,勇于质疑,显示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求实、求真精神。比如,陈望道的名字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改的?比如“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说,徐锦庚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做出了较为详实的论证。足以看出作者甄别、考证素材的能力。

质疑是分辨对错真伪的试金石,是最为可贵的品质。“怀疑一切”是马克思的立身态度,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以批判的态度加以审视,任何一点也不忽略、不放过。徐锦庚最近在尼山论坛报告文学分论坛上说:“与现实题材不同,革命历史题材往往缺乏第一手素材,依赖的是第二手甚至是第三、第四手素材,考验作家辨析甄别、理性审视的能力。我们无法回到历史现场,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最新研究成果,认真研究历史、踏实记录历史,将案头梳理和实地寻访相结合,深入时代现场,用审视的眼光叙事,无限逼近历史真实,努力还原历史真实,深化对历史的体认,不能满足于摘抄别人的研究成果,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更不能胡编乱造、牵强附会,影响读者对历史事件的判断。”《望道》就是他自己的实践。

有少数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不好看,不耐看,让人敬而远之,究其原因是作品不同程度的概念化、庸俗化、程式化、文件化、脸谱化等等。只有报告,没有文学;一味地拔高,看不出升华:只有生硬的、干巴巴的材料,没有流淌着的激情;只有罗列着的事件,没有人的身影。用政治概念图解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苍白、生硬、冷漠、失真,缺乏温度,可敬不可亲。而《望道》则有着比较强的可读性,可读性源于对事实的文学化表达,源于“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源于首次披露的历史细节,源于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看完《望道》,我觉得“道”并不抽象,很具体。《庄子》说:“道行之而成。”即是说,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唐代韩愈在《原道》篇里说:“由是而之焉之谓道。”“道”指的是由这里往那里的一条路。可见“道”应有一个向往的理想与目标,并加上人类的行为与活动,来到达完成此项理想与目标者始谓之道。“道是行之而然的,即是要人走了才有路,没人走,即不成为是路。因此道是可以选择的,如我爱向这边走,你爱向那边走。若有某一条路容易走得通,于是人人尽走向那一条,积而久之,这便成为大道了。”(钱穆语)

踏平坎坷成大道。心有所向,方能致远。真理必须走进现实,才能扎下深根。

我的母校曲阜师大图书馆入门牌坊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就道”和“弘道”,寓意“就道以行,追求真理;弘道为任,勇担重托”,读完《望道》,我就想到了那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