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基础在基层,力量源泉也在基层。农村基层干部身处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其廉洁履行职责,对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基层干部身处一线,肩负特殊的工作任务,因此成了被广泛关注的群体。

当下,基层工作繁琐且艰辛,“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先从基层做起。对于今天的基层干部而言,必须摆正心态,练好“苦、学、廉”三字秘诀,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这就要求基层干部除了要做到思想上牢固、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踏实,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较宽的知识面。

练好“苦”字决,读懂苦尽甘来。虽然基层是党和国家落实政策的第一线、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但也常常面临着“事多人少”的尴尬局面,这就导致一个人可能要干几个人的事,这时能吃苦、愿吃苦显得尤为重要。练好“廉”字决,践行廉洁奉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下,农村基层腐败问题仍然突出,若基层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拒腐意识不强烈,就可能深陷“腐败”泥潭。因此,基层干部要树立规矩意识,做清正廉洁之人,生活和工作中对自己要严,要坚持用好手中的“权”、管住自己的“手”,不搞特权,拒收不义之财;管住第一次,不搞下不为例,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慎独慎微,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唯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世上没有坐享其成的成功,只有奋斗出来的精彩,基层干部要想成功,就必须在“勤学苦干廉洁”中撸起袖子加油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