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壬寅年华岩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

十月十五至十月廿二

2022年11月8日—11月15日

法会咨询电话:15215028041

水陆法会

释义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释义如下:

法界:指诸佛与众生本性平等,理常一致,通称法界。

圣凡:指十法界四圣六凡。四圣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指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

水陆:水陆空三界中,水陆众生受苦最重;空中众生(欲界色界等)受乐较多,故普济着重水陆二界。

普度:对六道众生悉皆度化,使令解脱饥饿之痛苦。

大斋:指不限制的普施众生饮食。

胜会:除了施食以外,又有诵经持咒的法施,可今受苦众生心开意解,得法水滋润,故名盛会;又“会”者,聚集之意,教渡者与被教渡者集会于一堂,饮食与佛法都在一起,故名为会。即是说,借着启建水陆法会普度大斋之功德,超度六道中受苦众生,使之离苦得乐,同证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陆法会

缘起

水陆法会可谓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为隆重的一种。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

水陆之名,始见于宋遵式(964—1032 )的《施食正名》,谓系“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见《金园集》卷四)。

说起水陆法会的发展历史那要追溯到南朝。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说:“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帝因志公之劝,搜寻贝叶,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遂于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修设。帝躬临地席,命僧佑禅师宣文。”自此,水陆法会就在中国流传开来,并发展成为佛教寺院里最为隆重的佛事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武帝之后,水陆仪文经历周、隋战乱而失传。直到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3),长安法海寺的英禅师在梦中得到异人指点,醒后在大觉寺内的一位僧人义济那里,得到了梁武帝的水陆仪文原本。经唐代充实发展,直至宋元明成熟定型,一直流传至今,并得以继续发展,势头不减。

雪峰水陆,是来自闽南禅门祖庭的救度,从城市到山间,从身相到心灵,传承历代祖师的悲心大愿,一场水陆胜会,穿越回几千年前,经声佛号响起,永不入轮回的期盼。

雪峰禅寺走过千余年的起起伏伏。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雪峰僧人坚守着祖师的教导与誓愿,以种种方便,于一切时度化一切众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水陆法会,可以成就殊胜的布施和供养三宝的无量功德,参加法会的善信檀越,都具有虔诚慈悲的心愿,加之僧宝的诵经加被,对于亡故者,可使之离苦得乐,趋入佛乘;对于在世眷属,也能够消灾延福。

暇满人生珍贵难得,我们应以之为舟筏,渡生死苦海到彼岸。在此七日七夜之期,藉由百僧殊胜功勋,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