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想,消费金融老大哥捷信,短短几年,经营状况急转直下,连行业排名也岌岌可危。

根据企查查APP显示,10月26日,兴业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19亿增至53.2亿元,消费金融前五排名发生变化。

招联消费金融的100亿元和蚂蚁消金的80亿元位居第一和第二,刚成立不久的建信消费金融拟注册资本72亿元位居第三,捷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70亿元,增资之后的兴业消费金融则以53.2亿元的注册资本超过平安消金50亿元位居第五。

且说金融注意到,上半年,兴业消费金融的吸金能力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的19.37亿元,排名消金行业第二。而老大哥捷信上半年又是关闭部分消费贷款产品申请入口,又是转让消金牌照,经营状况百出,盈利也不太乐观。

业绩急转直下

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一举突破10亿元,公司员工近10万人。

2018年,捷信金融净利润13.96亿元,高于招联消金净利润12.53亿元,马上金融净利润8亿。

2019年7月,捷信消费金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同年成为业内首家资产规模破千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

2020年,捷信营收出现大幅度跳水,净利润下滑至1.36亿元,同比下降88.1%,总资产规模缩水至652亿元,被挤出消费金融前三名。

综合捷信方面和相关人员透露原因,一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二是捷信内部高管任职混乱,各团队之间很难配合,导致重大决策失误,致资金链运转问题。

在此期间,捷信多次大规模裁员,欲将重资产模式改为线上轻资产模式,销售人员首当其冲,引发大批量仲裁诉讼的同时,公司线下业务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2021年上半年,捷信集团消费贷款业务在中国区总营收为11.48亿欧元(约79.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下降56.7%。

利息净收入总额为7.06亿欧元(约49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58%。

2022年4月,报道称捷信消费金融旗下自营贷款产品疑似停摆,虽然捷信方面称只是为了优化体验申请入口仅面向符合公司风控策略的客户开放,但还是侧面表现了以捷信消费金融为主体的业绩大概率依旧下滑,经营也出现了瓶颈。

牌照欲让难出

捷信转让金融牌照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

2022年4月,捷信确认转让牌照,整个市场都在关注。

现在监管趋严,对于互金公司而言,拥有消费金融业务牌照有助于参与银行间同业资金拆借等业务,也利于跨地区展业,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小微企业和线上贷款布局。

拥有消费金融牌照捷信才能更好的推进线上化转型,其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在2020年捷信内部就已经有了出售牌照的打算,期间跟多家银行、企业等接洽,拉锯了两年还是没有结果。毕竟尽管捷信这两年各种纠纷不断、营利水平也极速下滑,但这块牌照背后的金融规模和影响力尚在,想要“吃”下,对买方的整体实力要求很高。

最主要的因素或是在于捷信只想转让股权,谋得一位资金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而收购方更多的是只想要完全吃下牌照,别的都不要,双方难以达成共识。

信托产品仍输血

捷信也在想办法为消费金融输血。

一方面是依托信托产品,据悉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信托”)发行的优享未来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部分产品向捷信消费金融发放信托贷款,主要是个人消费贷款。

产品期限6个月,年化收益可达6%左右。

去年6月30日,捷信消金公司还与五矿信托在北京签署慈善信托合作意向书,将信托业务作为捷信多元化融资格局中的融资手段之一,以助企业稳定经营和持续金康发展。

另一方面是优化贷款产品利率,根据捷信最新公布的消费贷利率显示,自8月1日起,其贷款项目本金在500-25000元的分3期,日贷利率为0.065%,年贷款利率(单利)已降至23.4%。今年3月25日起,其乐易购商品贷的年利率也已调整至23.4%。这也意味着,捷信消金的产品利率已全面降至24%以下。

据用户投诉和业内披露,此前捷信的贷款产品年化率在36%左右,暴力催收、高利贷、砍头息等投诉从未断绝。

行业监管收紧是趋势,捷信调整产品紧跟同业者步伐是顺势而为,虽然调整产品定价会在产品盈利上有一定影响,但合规、合理化经营才能在激烈的消费金融竞争中存活,也缓解和借款人之间的关系,利于长期开展和规模扩展。

来源:且说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