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经常看历史小说和电视剧,就会发现当时人们往往都把银子作为一个货币来使用。我们常见的有银元宝,银锭还有银块,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分量也代表了不同的价值。类似于现在我们使用的圆、角、分等计量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国家其实也把银这种贵金属作为货币来使用,例如朝鲜等中国的周边国家其实远在欧洲的英国也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银本位来作为货币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的使用白银来作为货币,那么历史发展到现在,为什么我们又没有使用它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银元的诞生和它的性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白银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昂贵的稀有金属,虽然比不上黄金,它相对来说开采容易,产量丰富,所以具备了成为货币的可能性。但是即便是产量相对丰富的白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非常稀罕的,所以我们不要被电视剧所蒙蔽了,大部分古代百姓并没有见过银元宝。普通的阶层也不可能拿着银元宝非常豪气地拍在老板的柜台上去采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白银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装饰用品或者是制作器具的材料来使用,很少进入市场流通。例如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白银作为交换货物的支付手段,但是仅限于豪门或者是国家之间并没有大规模地推广到普通市场。而普通百姓更多的则是使用青铜铸造的货币。

青铜货币虽然不是很昂贵的金属,但是具备官方背书和政府强制性,所以使用起来是非常普遍的。甚至在战国时期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青铜货币,外形体质各不相同,但是也可以作为等价物去交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货币,货币单位一直用到了汉武帝时期。但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购买力非常强劲。人民各阶级之间的商业贸易也异常发达,此时以青铜来作为货币,就面临了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就是重量的问题。青铜开采容易,产量丰富,所以不能作为非常高币值的货币来使用,所以交易的时候需要携带大量的青铜货币来作为支付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宋朝的时候,一贯铜钱官方规定为币重5斤整。而以当时的物价来算,宋朝买一匹普通的马,大概需要四十~五十贯铜钱。这意味着在交易的时候买家要携带超过两百斤以上的货币去进行交易。而卖家则更惨,假如他马匹多的话,岂不是每天要收到成千上万斤的铜币。这么重的铜币,不管是交易清点还是运输保存都非常的麻烦。

其实统治阶级也知道这个问题,例如当年汉武帝就想过货币改革,他提出了利用白银来作为货币载体。所以最早的官方银币就是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一直沿用至清朝末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时期的银币,根据分量的不同分成1000钱、500钱和3000钱等不同的计量单位,他们分别对对应的是市面上的铜币来进行置换。这样只要带一块价值1000钱的银币,就可以在市面上作为1000个铜币来使用了。

但是银币的使用也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造假的问题。因为白银是属于贵金属,在货币中加入了大量的白银,虽然可以提高货币的价值,与市面上的铜币作为等价互换使用,大大的减少高额交易时的支付成本。但是银币的出现由于当时的防伪以及铸造技术的落后,给了很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不法商人,将市面上收回来的银币进行融化,然后再兑入类似的金属锡,再次重新铸造成银币。这样的结果是银币分量增加而色泽和形状则不发生太大变化。最高峰的时候,三个银币经过重新铸造以后,可以生成5个银币。

然后这些不法商人利用百姓对银质货币认识不足,在市场上大肆牟利。所以当时大量的伪劣银币在市面流通,导致银币一路贬值,所以汉武帝随后取消了银币的使用。到了近代清朝时期,银币也是我们主要的货币。官方只是限定了不同份量银币的规格、重量和纯度,银号和富商根据标准可以私下铸币

这样的行为一直持续到了鸦片战争,当时的清王朝发现本国银币大量外流导致物价上涨。随后经调查发现原因是西方列强大肆销售鸦片,然后将中国的白银货币运走。这样导致中国市面上的白银越来越少,而大量的白银则被运到了欧洲重新铸造成欧洲货币使用。所以白银货币的缺陷才在对外贸易中体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其实白银退出历史舞台是早晚的事情。因为随着近代金本位替代了银本位,也是白银退出货币支付手段的原因。因为黄金的价值更高,可以兑换更多的货物,这是在贸易发达的年代是非常必需,所以白银退出历史舞台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