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国家文物局要选一批文物去法国展览,河北送来两件,领导批准“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去参展,另一件被留在国内,并永久禁止出境。

比金缕玉衣还要有价值的文物会是什么呢?

元青花罐,全名“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它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成批“至正型元青花”中的精品。

1952年美国著名汉学家波普教授将“大维德瓶”命名为元青花的标准器,对于这种青花命名为“至正型”青花

青花瓷在中国历史悠久,从唐就开始了,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元代后期,景德镇窑调整了配方,加入了高岭土,引进了进口的钴料,借鉴各窑的彩绘技术,才烧制成功。

元代青花烧制的年份前后只有三十年,从元代后期的后至元和至正时期,留下的作品不是很多。

之前大家对青花瓷年代,认为是明朝才出现的,直到世界上50年代“至正型青花”这个概念为起点,人们才对元青花的开始重视和研究。

那么这件元青花是怎么重现天日的,那要从一次洪涝说起。

1963年,河北保定发大水,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在水灾中都发生了问题,永华南路小学教室也进水,整个学校俨然变成了池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市里决定,对基础设施进行翻修,永华南路小学也在其中。

在工地上,工人挖地基时,刚挖到一米深时,突然出现了一个竖穴,里面满是淤泥,但可以透过淤泥看到里面竟然有瓷器。

工人们觉得下面可能是个墓葬,立刻将情况报告给文物部门了。保定文管所派来了专家,经过考古人员专业清理,发现这不是墓葬的竖穴,只是一个装满瓷器的竖穴,出土瓷器11件,其中青花瓷六件。

专家们判断这批瓷器是元青花,这批瓷器出土的附近几百米有一个景点叫古莲池,那是元文帝时被灭门的张氏居所旧址。

那么这批瓷器的主人是谁,是不是和六百年前那次灭门惨案有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氏家族是保定的世家豪族,这个家族从元朝著名将张弘范开始,得到元朝的重用的。张弘范是蒙古灭宋第一功臣,他的儿子张圭饱读诗书,在朝中任要职,多次得到皇帝的褒奖。

1328年,元朝皇族之间血腥的权利战争,张家的后代站错了队,整个家族笼罩在恐惧中。他们为了给自己留下一点希望,在宅院的深处挖了一个深坑,将一批御赐的珍贵瓷器埋了进去,想着东山再起之时可以用到。

张家人万万没有料到,元文帝直接将张弘范的五个孙子全部杀了。在那个夜晚,人们哀嚎遍野,深宅大院,火光冲天,都消失了,只有那地下的青花依然存在,六百年后才得以重现光明。

因为偶然事件,这批青花出土,里面青花釉里红贴花开光盖罐一对、青花海水龙纹带盖八棱瓶一对、青花八棱玉壶春小瓶一件、青花八棱执壶一件,还有6件青瓷的物件,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成批至正型元青花。

元代青花釉里红盖罐器是一件珍品,它包含了青花、釉里红两种元素,元代景德镇工匠居然能将这两种不同元素结合在一起,协调美观,特别是釉里红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非常少见,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盖罐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4件,2件流失国外,国内2件,一件在故宫,那件的盖子是修复过的,河北博物馆这件是保存最好的。

元青花全世界存世300到400件,散落在世界各地,中国各大博物馆加起来不超过120件。

当时考虑到元青花的珍贵,易碎,长途运输容易碎,领导才没有同意送去国外展览。

2005年伦敦拍卖会,“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拍出来2.3亿的天价之后,所有的元青花身价备涨。

每一件元青花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者喜悦,或者悲哀,总之代表着中国瓷器划时代产物的元青花,它是物化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保存在河北博物馆,是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我是落水的焱燚,与你们分享文物背后的故事,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博物馆看一看实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