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4日讯 (记者 张敏敏 通讯员 赵东云) 山楂红,柿子黄,泉水清……三面环山,天蓝云白,秋日的济南南部山区川道村美不胜收。

11月4日,记者坐着818路公交车前往川道村,线路被群山环绕,蜿蜒曲折,公交车宛若游龙般穿梭其中。走到拐弯处,正好对面行驶来一辆拖拉机,崎岖狭窄的山路顿时险象环生,司机刘万平不慌不忙稳稳地把车停在路外侧,和拖拉机驾驶员打个招呼,让其先行。“818路行驶的部分路段是山路,道路窄,坡度大,十分考验驾驶技术。”刘万平说。2018年12月,济南公交集团南部公司818路开通,票价2元,老年人免费乘车。从此,沿线多个山村不出村就坐上了公交。

山路十八弯。818路线必须由技术娴熟、思想过硬的司机负责。经过层层选拔,刘万平脱颖而出。4年来,他风雨无阻,一天4班往返于这条22.7公里的线路上,载着村民进城,拉着市民下乡,让城市和乡村的“距离”越来越近。

818路终点站是川道村,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柳埠街道最南端。之前,村里人想出山,要花近1个小时走上4公里多山路。818路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还打通了山村的“经脉”。维系着村民一年生计的山楂“川道红”、板栗等农产品被运出大山,红彤彤的山楂还带动当地特色旅游、村民致富、乡村振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川道村的山楂林里,到处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红红的山楂和他们的笑脸相映成趣。李士财、张玉芝夫妻俩种了十几亩山楂,两口子一大早就在山楂林里忙活,“今年的山楂格外大、格外甜,又能卖出好价钱啦。”李士财开心地说。“多亏了818路公交车,不用操心怎么出村卖山楂了。”张玉芝接着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在川道村的“幸福终点站”,村民们拎着盛满山楂的箩筐排好队,等着乘车。刘万平停好车,急忙下车帮着村民抬山楂。“刘师傅,光让你帮忙了,拿些山楂回家吃。”村民和刘万平七嘴八舌地聊起了天。

“酒香也怕巷子深”。川道村的山楂“川道红”个头大、品质高、口感软糯,味道偏甜,但以前根本卖不上好价钱。川道村党支部书记范立泉说:“川道村种植山楂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村里有1300余亩山楂树,每年的产量200万斤。818路公交每天发车4趟,村民外出非常方便,很多村民带着山楂进城卖个好价钱,到南山采摘游的市民也可以坐这班车来到大山里。忙完山楂收获季,村民还可以每天坐上这班车外出打工,不耽误晚上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18路公交车进村后,集市上的商品进村更容易,村里的山楂、柿子板栗等农副产品出村更畅通。家里的瓜果蔬菜卖得好,城里来乡村旅游的驴友也多了起来。

像818路公交车这样直通大山深处的公交车,将线路开到田间地头,打通了农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成了乡村振兴的“桥梁”、百姓致富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