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食品对生产、运输、贮藏、销售全过程的时间和环境控制都有很高的要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触发食品安全事件。当前食品冷链逐渐呈现多渠道、多主体、网络化的趋势,传统链式追溯系统中各企业间信息不对称、追溯断链、追溯环节中心化、信息真实性存疑、政府监管部门无法有效监管等问题依旧严重,建设高水平食品冷链追溯系统可以有效地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事前防范和事后溯源跟踪,因此,如何通过开发高效的溯源技术不断提升追溯水平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区块链技术作为信息前沿技术之一,具有不可篡改、分布式、去中心化、可追溯等特点,受到国家政府、企业机构以及各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络、可视化技术等结合,促进了区块链在食品溯源系统建设方面的广泛应用,但在信息传输、处理的过程中,数据仍可能被暴露或篡改,从而造成信任缺失。量子通信使通信双方可以在安全性未知的信道上建立具备信息理论安全的密钥分发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因此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何 静、胡鑫月*提出基于量子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构建思路,利用量子区块链中量子密码的无条件安全优势以及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赋能食品冷链追溯系统,借助量子密钥通信技术完成节点间的身份验证评估,替代传统区块链非对称加密的数字签名,经全网广播验证,保障食品冷链网络中多节点的数据传输安全,增强追溯主体间信任,以解决当前冷链追溯存在的问题,为冷链食品追溯系统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区块链与量子区块链

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及其局限性

.01

区块链是将数据存储在区块中,以密码学方式将各数据区块以时间顺序连接起来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中建立一个不依赖第三方或核心机构的共享数据库,所有用户节点都可以访问、监督和使用这个数据库。如图1所示,区块链中网络节点之间产生交易,将交易进行全网广播,接收节点对交易进行打包至新区块中,网络节点执行共识算法,并将验证结果进行全网广播,通过全网络节点的共识验证,将该数据区块加入区块链中。

近几年区块链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但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局限:1)系统性能效率逐渐下降。不同的区块链类型和平台在用户接入、数据容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区块链网络节点数量的增多,数据存储冗余多,个人对个人(P2P)网络传播、处理和验证事务所需的时间也不断延长,系统的性能效率也会逐渐下降。2)存在系统安全危机。基于PoW共识过程节点通过掌握全网超过51%的算力就有能力成功篡改和伪造区块链数据。另外,由于区块链分布式系统的特性,其在交易的时候存在延时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有害信息被写入链中会快速扩散且不易更改,这就给信息安全监管带来极大的挑战。此外,区块链也面临传统的“双花”“分叉攻击”以及量子计算的威胁。3)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当前的区块链通过公私钥进行身份验证,交易对象之间仍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但随着身份验证技术的发展,对公私钥系统的破解、对数据传输用户身份的识别将成为可能,而且攻击者可以通过在网络层、交易层和应用层发动不同形式的攻击,在更多的位置获取数据副本,达到窃取隐私、分析区块数据、提取用户画像等目的。

量子区块链

.02

量子与量子区块链:量子论提出的基本单元是量子比特,具有叠加态和纠缠态,量子纠缠即两个粒子之间不论相距多远,不受空间影响、不需任何连接,只要一个粒子状态发生变化,就能立即使另一个粒子状态发生相应变化;叠加是量子系统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的能力,它使得量子信息单元的状态可以处于多种可能性的叠加状态,从而导致量子信息处理在效率上相比于经典信息处理方式具有更高潜力。

将量子信息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形成量子区块链,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量子攻击。传统区块链将数据按时间顺序存储在密码技术连接的区块中,量子区块链则是将区块信息编码成一连串彼此缠绕的光子。这些区块通过时间上的纠缠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运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代替非对称加密传输,以量子签名进行身份验证,形成纠缠量子态对照效应,达成量子共识,保证任意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真实性,防止数据被篡改,结合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等技术实现追溯系统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共同维护。

关键技术:

(1)量子密钥分发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是以量子为载体实现用户两端的密钥共享,“不确定性原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定律”等量子力学基本定律使其具有无条件安全的优势。节点间通过量子信道传输纠缠量态,形成对应的量子密钥;通过经典信道传输量子密钥加密后的密文信息(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量子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验证达成一致协议,从而对数据达成共识,拥有相同的分布式账本,保障了数据安全由所有参与者共同监管和维护,能够有效防止信息篡改。在量子区块链中,解决传统的拜占庭问题可简化为解决生成和安全分发数字列表的问题,而生成和安全分发正是以量子态为载体的量子密码学具有的核心优势,利用量子密码学改进的共识机制,能够借助量子密钥分发技术验证信息传输的真实性,从而进一步缩短共识所需要的时间和避免因算力带来的破解风险。

量子区块链的优势:传统区块链通过哈希加密形成的哈希值连接各个数据区块并按照时间排序,是空间层面的存储。在量子区块链中,量子纠缠优于哈希加密,利用量子纠缠能够实现交易信息空间和时间上的跨越并存,每个区块数据被编码成彼此缠绕的光子,第二个区块与第一个区块纠缠在一起,按照时间顺序连接起来。有人想篡改过去的记录是不可能的,因为过去的光子已经不存在,数据仍然可以被读取和分析是由于现在的光子与过去的光子纠缠着,过去的光子只是一个副本,不能被篡改或触摸,使得时间纠缠比空间纠缠更具有安全性。

2、基于量子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系统构建思路

.01

食品冷链追溯主要是针对冷链食品的生产、贮存、运输、销售全过程,将食品的生产信息、加工信息、物流信息、销售信息以及所处环境温度信息进行实时跟踪,建立信息追溯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冷链食品追踪与溯源功能的一体化发展。

食品冷链多主体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功能强大、高度安全的追溯系统,保障信息在上传、存储、交互、查询的过程中不被篡改和破坏。基于量子区块链构建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能够联动上下游的所有参与主体,通过量子通信技术嵌入区块链网络打造追溯平台,保证信息传递过程身份验证的真实性,并充分发挥区块链分布式、智能合约等优势实现冷链各环节的信息安全和无缝衔接,在避免量子计算破坏区块链架构的同时,更好地将量子区块链技术赋能冷链追溯系统。

总体框架设计

.02

基于量子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框架包含冷链信息采集业务层、网络数据管理层以及系统应用层,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基于量子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运行体系

食品冷链追溯系统实现了冷链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追踪与溯源的集成化,其运行体系主要由5 个应用模块构成(图4):系统用户权限管理、食品冷链信息管理、冷链食品质量监管、冷链食品追溯查询、数据应用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系统用户权限管理

.01

系统用户权限管理模块通过底层量子区块链提供的应用层接口为所有使用食品冷链追溯的用户提供注册登记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和在冷链食品各环节扮演的不同角色分配对应的访问权限,使用追溯系统不同的功能模块。

食品冷链信息管理

.02

食品冷链信息管理主要面对冷链食品生产流通的相关企业,对食品冷链全过程追溯信息的采集上链,包括生产环节、加工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仓储、智能预警等。该模块依靠量子区块链技术对系统的信息进行管理,是追溯系统的底层技术支撑,也是区别于传统区块链构建冷链追溯系统的应用。该模块的数据信息分为订单数据和环境数据,订单数据围绕产品订单,环境数据围绕冷链食品生产流通的环境状况,系统信息流如图5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链食品质量监管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图6所示,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将冷链食品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环境控制标准等通过智能合约以数字脚本的形式写入链中,实时监测食品冷链各环节状况,并且当出现冷链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时,能够快速查清问题源头、食品流向,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问题食品召回;另一方面,检测机构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企业食品进行质量检测,并且将检测信息上链,通过量子双信道对食品安全、企业经营进行认证,防止数据篡改,起到激励作用。除此之外,该模块的另一个功能是当消费者在查询追溯信息发现产品存在问题时,可以直接通知到有关部门进行查验。

冷链食品追溯查询

.04

追溯查询模块是面向消费者的,消费者可以查询食品冷链的全过程信息数据,通过将食品标识码输入追溯系统,查找对应的量子区块链信息,经智能合约根据对应的ID调出各环节本地数据库中的对应信息,最后通过完整信息链的形式呈现生产流通全过程,实现快速跨区域、跨业务主体的信息追溯查询,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发现食品与溯源信息不符或存在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行为,可以联系有关监管部门进行追踪查验,从而维护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信心。

数据应用分析

.05

基于量子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安全可信的交互环境,并且数据的集成化对于数据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冷链生产流通之外的其他企业用户,如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可以通过系统平台的认证,借助量子区块链加密信息传输,保证交互安全性,与冷链企业达成共识协议,对数据进行获取分析,减少通过其他渠道建立沟通的成本。例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该模块建立企业金融资产评估参考体系,发布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信息,也可降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科研机构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科研分析,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快速发展,通过该模块数据应用分析可以助力冷链追溯系统的完善优化;咨询公司也可以对行业现状加以评估,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

结 语

未来量子通信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化结构和去信任化技术特质上的融合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量子区块链的研究应用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之一。2021年1月7日,中国科研团队已成功实现了跨越4 600 km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能够支撑多用户之间的量子加密通信,形成了量子通信网雏形,进一步加强了量子区块链的部署。

本文将量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食品冷链追溯系统的构建和运行中,量子区块链技术将区块信息编码成一连串彼此缠绕的光子,结合量子密钥分发的双信道量子加密传输,代替传统非对称加密,完成节点间的身份信任评估,借助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量子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使得系统能够抵御量子算法的破解风险,保证了冷链食品质量追溯信息的真实性,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冷链追溯系统的安全性,增加参与节点间的信任。采用线上链路+线下数据库双存储的数据管理模式,借助量子区块链的高速运作以及智能合约加以调用连接,降低了冷链追溯对订单数据和环境数据要求高而带来的冗余存储,提高了追溯系统的效率。本文可为当前冷链食品追溯面临的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一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静副教授,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和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等。美国北达科他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教育系统工程委员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委员,食品经济学会理事会员。在《管理学报》、《食品科学》、《系统工程》、《预测》、《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软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五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食品供需网理念加速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实施的机理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研究。“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及其在轻工与食品企业中的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信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鑫月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追溯与区块链,在校期间获得过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称号,获得过祥谷励志奖学金及两次校二等奖学金,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在食品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了4篇论文。

本文《基于量子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构建》来源于《食品科学》2022年43卷15期294-301页,作者:何静, 胡鑫月。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10628-327。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修改/编辑:袁艺;责任编辑:张睿梅

图片来源于文章原文及摄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宁波和西宁成功召开前两届“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许昌学院于 2022年12月3-4日 在河南郑州共同举办“2022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