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术大鳄傅斯年在1919年写的一篇文章。

傅斯年生于1896年,1919年时,他年仅23岁,就读于北京大学。

​傅斯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斗士,于1918年创办《新潮》月刊,并因此成为北京大学学生会领袖。这篇文章就发表在《新潮》之上。

​“五四”运动爆发,傅斯年担任游行总指挥,风光一时。后来受胡适影响,反对“过急”运动,回到书斋,精研学术。

​1919年,傅斯年留学英国,先后在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3年,傅斯年考入德国柏林大学。

1926年回国,受聘中山大学,1927年任文学院长。

1928年,受蔡元培之命,创立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该所集中了当时一批著名学者,如陈寅恪、赵元任、 罗常培、 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等,可谓人才济济,大师云集。在安阳殷墟发掘和甲骨文研究整理方面,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5年,傅斯年代理北京大学校长。本是校长人选,但他力推在海外的胡适,可见其胸怀。

这篇文章颇见青年傅斯年的见识与笔力。100年之后,我仍能感觉到那种鞭辟入里的力量。

然而,100年之后,傅斯年笔下的现象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真是无比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