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记载了一则“魏文侯改过”的典故。魏文侯召琴师经弹琴,一边跳舞一边吟诵诗赋,当他吟到“让我的话没有人违抗”时,琴师经拿琴撞朝文侯,把他帽子的流苏撞坏了。文侯大怒,欲将琴师经处以极刑,琴师经要求死之前再上一言,文侯答应了。琴师经说:“尧舜做君王,唯恐自己的话无人议论;而桀纣做君王,却怕自己的话有人违背。我撞的是桀纣,不是大王您啊!”文侯幡然醒悟,悬琴于城门之上,以警示己过。

魏文侯和琴师君臣二人,一个不惧君威直言上谏,一个不怕丢丑,闻过辄改,这场堪称经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如今思之仍令人动容。“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三大作风之一,但在一些单位和部门,这一作风却日趋“疲软”: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导致批评和自我批评或束之高阁或沦为过场。重拾批评利器,需要领导干部敢于让批评的“手电筒”照向自己。

领导干部要建立“天塌不下来”的自信,敢让人批评。毛泽东谈及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曾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的确,没有一个国家是被批评打垮的,也没有哪个人是被批评淹没的,相反,唐太宗因纳谏而兴,周厉王因止谤而亡,太宗的自信和厉王也高下立判。领导干部虚怀若谷,不怕丢丑,是一种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只有领导干部真诚地欢迎批评,群众才会勇敢地提出批评,才能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风气。

领导干部要涵养“闻过则喜”的气度,虚心接受批评。《弟子规》里有一句“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说的就是这种虚怀雅量。涵养“闻过则喜”的气度,就能听得进劝告,容得下批评,改得正错误。一个从谏如流的领导身边,自然会有“谔谔之士”直言好坏利弊,如果领导干部只喜欢诺诺之言,给提意见的人穿“小鞋”,甚至打击报复,人们岂能不对批评避之唯恐不及?批评与自我批评又从何谈起呢?

领导干部要拿出“向我开炮”的勇气,率先自我批评。对于下级和群众来说,批评领导无疑是最难的,常常需要有人“率先开炮”。这时候,领导干部不妨拿出“向我开炮”的勇气,率先把自己摆进去,勇于自揭伤疤、自戳痛处,深挖细剖,不遮遮掩掩、讳疾忌医,同志们也就能讲真话、说实情,仗义执言,批评的空气才能逐渐活跃起来。

“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领导干部只有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的态度,让批评的“手电筒”照向自己,敢听真话,乐受批评,揭短亮丑,才能用好“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