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爸说:

花爸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中说过,叶黄素对预防近视没有什么效果,相关的研究也很少,想通过补充叶黄素来预防近视是不实际的,但对于预防老年人黄斑病变有着很好的效果。

点击详情查看: 无数博主狂推的叶黄素,是智商税吗?值得买吗?

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是:

科学用眼+多去户外活动!

文章发出后,很多粉丝私信或留言让花爸赶紧测评一下叶黄素的相关产品,也想给家里的老人备一些,预防黄斑病变。

今天,花爸带着结果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录
测评样品
测评指标
口感评价
叶黄素酯含量
叶黄素酯吃多了有危害吗?
总结

测评样品

市面上的叶黄素补充剂主要分为游离叶黄素、叶黄素酯两种,其中叶黄素酯的稳定性比游离叶黄素更强,且价格也更低。

根据花爸的调查,国内市场上的叶黄素补充剂,基本上都是叶黄素酯的压片糖果或者软糖,游离叶黄素的产品很少。

所以这次选择了电商平台销量最高的8款叶黄素酯型的产品,都是中国品牌,其中压片糖果型的有6款,软糖型的2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价格信息参考9月电商平台信息,电商平台活动经常变化,还会增加五花八门的赠品,不同时间的价格不同,花爸以单瓶购买价格为准,供大家参考。

测评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感评价

样品到手之后,花爸组织了办公室的小伙伴一起品尝。

口感体验

2个软糖吃起来就跟qq糖差不多,软软糯糯,口感明显比其他压片糖果的好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溶解速度

花爸经过实验发现,软糖在嘴里溶解时间比压片糖果长很多(不咀嚼的情况下,软糖溶解需要7分钟,压片糖果只需要3分钟)。

对于没有牙、不能咀嚼的老人,如果同时吃两颗,比较容易滑进喉咙引发危险,建议每次只吃一颗。

总的来说,软糖比压片糖果口感更好,那么叶黄素酯含量是不是也表现更好呢?接着往下看。

叶黄素酯含量

因为国家暂时没有叶黄素酯的标准检测方法,花爸联系了多家检测机构,很多都表示做不了这个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能做的这个检测机构,使用的检测方法与很多叶黄素酯企业标准中的方法相似,具有一定可靠性~

花爸仔细研究了这个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发现也有一定局限性。

“分光光度计”通过检测与叶黄素酯的吸光度值相同的物质来计算含量。而产品宣称的叶黄素酯含量,都是按照添加的叶黄素酯量,得出的理论值。

理论上来说:

1、配料表中与叶黄素酯的吸光度值相近的其他物质,也有可能被仪器误读成叶黄素酯;

2、而且配料表中的蓝莓果汁,也会含有一些叶黄素酯。

因此,实际的检测结果应该会比标称值更高。

送检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分析

检测结果大部分如花爸所料,除了固Y健、敬X堂没有标注标称值外,修Z、康E贝、诺T兰D这三款实测值均高于标称值。

解N、江Z、仁H的实测值却比标称值低很多,就很奇怪了。

因为使用的并非国标检测方法,尽管数据低的不合理,花爸不敢打包票说这三款一定是少加了,所以只能建议大家谨慎购买,仅供参考。

叶黄素酯吃多了有危害吗?

按照现有数据,参考产品的推荐食用量,诺T兰D、康E贝、修Z远远超出了国家卫生部建议的12mg/天,分别是54.72mg,48.70mg,43.32m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吃多了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呢?

国内外的考研文献,都没有叶黄素酯的每日耐受上限,也没有摄入过量对人体的危害的研究。

考虑到叶黄素酯进入人体后,也是水解转化为叶黄素之后进行利用,所以花爸觉得可以参考叶黄素的相关研究。

从国内外的大量实验结果来看,叶黄素摄入过量唯一确认的危害就是“使皮肤变黄”,停止食用后就会慢慢消退,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毒副作用。

查看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大家按照产品推荐量吃,发现时间长了皮肤有些变黄,可以酌情减量或者间隔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本次检测的8款叶黄素酯糖果,实测数值<标称数值的解N、江Z、仁H,建议谨慎购买。

实测数值>标称数值的诺T兰D、康E贝、修Z,建议每天只吃一粒,如果长期吃,发现皮肤变黄,可以停一段时间。

剩下两款按照说明服用,固Y健稍微超过每日推荐量,敬X堂不会超出每日推荐量,可以放心服用。

因叶黄素酯并无国标检测方法,大家可以参考检测数据,结合个人判断进行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