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产业形势可谓波诡云谲,动荡不安。当地时间11月23日,欧盟成员国总算就投入超过430亿欧元发展芯片行业、扶持欧洲本土芯片供应链、减少对美国和亚洲制造商的依赖这件事达成了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陷入分裂的欧洲来说,这样的一致太难得。其实早在今年2月份,欧盟委员会就公布了所谓的《芯片法案》,提出欧洲本土在芯片生产中所占的份额目标,从现在的8%提高到2030年的20%。看这个仅仅8%的自给率,竟然比咱们中国还低,可见之前欧洲芯片对外依赖的程度之高。

美国早在8月9日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同样也是要为美国半导体的研究和生产提供约520亿美元的政府补贴。法案中还包括对芯片工厂的投资税收抵免,估计价值240亿美元。瞄着这些补贴,大概也是台积电、三星加紧向美国建厂转移产能的一个动力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欧盟、美国的大额芯片产业补贴,还有一个更宏伟的超级项目,那就是中国国产芯片的大发展。咱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强大的不再被卡脖子的半导体产业体系,到2025年的芯片自给率目标达到70%。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芯片及整个半导体产业的进口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芯片的进口依赖度超过80%。从自给率不到20%,几年内增长到2025年的70%自给率,这目标高不高?

无论是先进光刻机,还是光刻胶、测量仪器、EDA软件,我们短板太多、追赶难度太大。或许达成目标的时间可能会晚一点,但无论如何我们已无退路,再不加快独立自主,华为被台积电停止代工芯片之痛还会更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齐了。美国、欧盟、中国,在半导体领域都已经或者马上要豁上了。全世界也就这三个主要的经济区,另外一个经济大国日本芯片产能其实也不高,目前也在积极拉拢台积电去日本建厂。

问题来了,这些大的经济体都要大幅度提升芯片自给率,说明之前芯片都是主要靠进口的,那么供应商在哪呢?这就是目前全球整个半导体产业格局的问题之所在,都是重度依赖中国台湾和韩国。

本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格局还是非常高效的,只是这几年已被美国彻底给打乱。各大主要需求方自给率都不高,风险太大。尤其是中国,芯片产业遭遇重大阻力,成百上千家中国科技企业都被拉了黑名单,太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的430亿欧元,美国的520亿美元,以及中国的数千亿元投入,这还都只是引子,将来很可能还会持续追加。现在可以设想一下,芯片产业的未来会怎么走?显而易见的一个趋势就是,全世界对中国台湾、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依赖将会持续减小,最终半导体产业的全球供应链将会分散,彻底打破现有布局,这已是挡不住的大趋势。

到这里大家就该明白,为什么台积电、三星拼命加速跑向美国、欧洲、日本建厂,甚至台积电、三星也在中国大陆扩大成熟制程芯片产能。不走不行了,分散格局必然,原来的全球大供应链模式再也回不去了。究其根本,是台积电、三星这两大芯片代工企业太强,让各方都难以承担重度依赖的供应链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年以后,中国台湾省的所谓啥“护G神山”必然崩塌,台积电基本变成美积电,台湾省的半导体产业将会急速衰退,韩国半导体产业同样也会衰退。而中国、美国、欧盟将会形成相对独立的几个半导体产业区域中心,对外依赖逐步降低。

这其中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高效的投入,美国有雄厚的半导体技术底子,这两家大概率可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半导体产业体系,占据未来产业的第一梯队。

但是鉴于美国本身的脱实向虚导致去工业化严重,估计其半导体产业完整度,尤其是制造、封测环节也难如中国。对我们来说,本是想通过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但现实却是被逼着不得不完成产业的独立自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欧盟能够独立自主的难度就要大多了,或许将来会和日本、韩国形成半导体产业的第二梯队,可以抱团取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