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彭家湾乡陈寨村中草药种植基地,药材飘香,一垄垄长势喜人的玄参、丹参伴随着机器的轰鸣破土而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摘叶、晾晒,一派丰收图景。

"今年玄参、丹参我们种植了大概120亩,每亩产约2—3吨,今年的地头价每公斤能达到2—2.5元,亩毛收入4—6千元不等"裕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丽说道。

90后新农人贺翔宇做了一个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选择。他说,"父亲年事渐高需要帮手,操作机器的事情年轻人更灵活些。预计明年,我们将在陈寨村扩大种植面积,同时,也鼓励农户回去自己种植,公司将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提供种苗,农户种植的中药材也以同样的价格统一回收。"在与农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能够带领周边农户致富这一点让他颇为自豪!

陈寨村地处淮河南岸,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优势。但在之前,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导致土地附加值较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彭家湾乡立足乡域实际,高度谋划,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陈寨村通过整合碎片化土地,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引进"菊花""中药材""萝卜""红薯"等适宜种植的特色经济作物,延伸产业链,把个体分散经营转变为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激发了群众增收的内在动力。

陈寨村党支部书记陈世福说:"玄参、丹参从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省时又省力,都是订单农业,销路也不用发愁。村民从事产业的积极性很高,种植、采收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量的劳动力,可以提供20到50个就业岗位,老百姓可以种植增收,也可以就业增收,致富路子更宽了。"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彭家湾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瓜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通过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深化‘互联网+农产品’途径,引进后期加工企业,不断延链补链,促进特色农作物的资源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发展后劲。如今,村里有了特色产业,村民多了增收渠道,群众在乡村振兴路上更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