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的开始。大雪时节,气温更低、降水增多,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北方温度长期处于0℃以下,正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大雪纷飞,厚厚的积雪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层暖和的被子,让植物免于受冻,温暖过冬,寓意着来年“瑞雪兆丰年”。

滑雪、赏雪景、打雪仗,北方的户外总是不乏好玩的活动。人们尽情地滑冰嬉戏,在冰天雪地间享受着冬日的奇妙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虽然少见雪花,但寒气渐渐加深,人们开启了“猫冬”模式,喜欢藏在室内活动。看着窗外天寒地冻,人们常与三两好友相邀,一起共聚围炉煮茶,身暖心亦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大地大,此时都笼罩在一片寒意当中。但再冷的天,也抵挡不住我们对新年的向往。丰富有趣的民间习俗,让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仪式感。

北方的街头,卖饴糖的小贩开始出现,只要他们一敲铜锣,便会吸引许多小孩、老人出来购买。饴糖味道甘甜、性质温和,在下大雪的天气吃上一两颗,可以健脾、益气、补虚。

南方则有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来,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腌制“咸货”。

人们用盐、八角、桂皮、花椒等材料放入大锅炒熟凉透后,再涂抹在各种肉食内外,并不断揉搓直到颜色变暗,最后把肉和材料一起放入缸内,用石头压好。

过十五天后,将缸内的卤水入锅加水烧开,捞去浮沫,放入晾干的肉,层层码放在缸中,倒入盐卤,再压上石头,等十天后取出晾干即可。待到新年来临,人们就可以吃上香气喷鼻的腌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节气处于深冬时节,正是进补的好时机。

寒冬补一补,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补充营养,还能激发体内阳气升发。江南地区,适合吃鸭肉、鱼肉滋补;北方比较寒冷,可以食用羊肉、牛肉等补充元气,用来抵御严寒。

天气干燥之时,我们还可以多吃一些百合、冰糖等甘润食物,防止上火。

大雪适逢柑橘类水果新鲜上市,蜜桔、柚子、脐橙等都非常应季,适当吃一吃可以补充维生素,还能防治鼻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时,在室内如果用的取暖设备较多,容易导致皮肤干燥起皮。我们要注意多喝温开水,涂抹保湿类的护肤品。最好在室内取暖器附近放一盆水,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也可以养上一盆水仙花,不仅能调节湿度,还显得充满生气。

雪后地面容易湿滑,老人尽量减少外出,出行放慢速度,以免滑倒、摔伤。平时在外,我们还要注意保暖,防止耳朵长冻疮。

冬寒已来,万物且藏,2022年也开始进入尾声啦!当前新冠疫情不减,我们要小心病毒闻风而“动”!大家平时注意保护自己、温暖过冬!岁末将至,顺问冬安。祝大家大雪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