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眼下,寒冷的北方进入农闲季节,但在沁县沁州黄镇檀山村的农田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沁州黄谷子在此进行了首次冬播。

沁县以“特”“优”为抓手,以有机旱作农业为路径,结合地理条件和种植习惯,在山西农业大学冬播谷子技术团队的指导下,通过“团队服务、技术支撑,工队带动、试点先行,政策引领、重点扶持”的模式,在沁州黄镇等地启动冬播沁州黄谷子试点示范创建工作。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广袤的田地间,播种机正在一垄垄田埂上来回穿梭,经过垄沟、覆膜、穴播、覆土等多道环节后,冬播谷种子被均匀地埋进土壤里,一幅热气腾腾的“冬耕图”跃然眼前,成为冬天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十年九旱”是沁县气候的常态,这种气候经常导致春播时出现“卡脖旱”现象,对沁州黄谷子种植影响极大。近年来,沁县深挖土地资源,以打造现代农业高地为目标,围绕“特”“优”农业谋发展,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打造“国”字号品牌,沁州黄等“特”“优”农业做得风生水起,发展前景广阔。种植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对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如何改变从古到今沁州黄谷子春播秋收的一贯耕作方式,沁县农业科技人员一直在摸索。如今,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冬播谷子技术运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及时雨”,将大大助力沁县农业在品质和产量上实现飞跃。

据了解,除沁州黄镇采取冬播沁州黄谷子外,沁州黄集团在烟立村、上村基地种植200多亩,泰润公司在古台村基地种植100多亩。

冬播谷子技术在沁县首次尝试,是沁县在农业种植技术上的一次革命。沁州黄镇等地启动冬播沁州黄谷子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开启了当地旱作农业新模式,将为沁县农业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新路。(李志江 李玉娥)

(责编:candy、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