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江县就业局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重心,全力做好长江禁捕退捕渔民安置工作,巩固安置保障成果,实现退捕渔民上岸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 摸清工作底数

组织工作小组实地走访全县200名退捕渔民家家庭,精准摸底,准确掌握退捕渔民年龄结构、劳动力状况、培训需求、就业创业现状、就业意愿等基础信息,建立就业台账。指导乡镇对辖区内退捕渔民进行动态跟踪,实时掌握退捕渔民就业情况及需求。及时录入公共就业信息系统,加强动态更新管理,确保退捕渔民家底清、情况明、信息实。

  • 提升就业能力

将退捕渔民作为就业重点群体纳入职业培训范围,按照“应培尽培、应补尽补”原则,积极引导辖区有劳动力、有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参加技能培训。根据退捕渔民培训意愿和产业发展状况,对有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每年提供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切实帮助退捕渔民。

  • 加大宣传力度

全面梳理关于退捕渔民就业安置保障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载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印制《退捕渔民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手册》,组织人员深入退捕渔民家庭,“一对一”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推送岗位信息,指导退捕渔民申报享受相关政策,确保退捕渔民实现应保尽保、应转尽转。

  • 落实扶持政策

充分利用专项活动以及东西部对口帮扶等契机,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开展“送岗上门”活动。开发巡河、护渔、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安置退捕渔民家庭人员就业,按规定落实岗位补贴。鼓励退捕渔民自主创业,对退捕渔民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奖励。为自主创业且有资金需求的退捕渔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支持。

截至目前,通江县共有退捕渔民200人,其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165名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企业吸纳就业、对口输送就业等方式全部得到就业安置保障,为自主创业的12名退捕渔民兑现创业补贴12万元。(闫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