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病人最初常认为自己得了哮喘,在就诊时告诉医生自己气喘、呼吸不畅。在医生细问下,病人会具体描述这种不适为呼吸变短,吸气吸不到底,气不够用,呼吸费力,呼不干净。这在医学上称为“气短”或“气促”,更专业的说法就是“呼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症状,也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和病人最常见的就诊主诉,是指病人主观上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呼吸不适感觉,是用力呼吸或加快呼吸出现的不适,常被描述为气短、呼吸费力、胸部紧缩感、胸闷、气不够用或喘息。这些感觉受病人的生理情况、心理情况、社会环境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程度常有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起病的急缓程度,呼吸困难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

(1)急性呼吸困难:起病突然,常可危及生命,需要立即诊断和处理。急性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是心、肺疾病。例如,心律失常、左心衰竭、急性上气道阻塞(食物或异物误吸、会厌炎、喉炎等)、肺泡出血、气胸、肺栓塞、高通气综合征等均可能引起急性呼吸困难。

(2)慢性呼吸困难:起病缓慢,开始时往往会被病人忽视。肺部疾病是慢性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病因。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种肺炎、重症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各种肺间质疾病等都会缓慢地引起呼吸困难。

慢阻肺病人的呼吸困难可出现于GOLD分级的各级病人,可比咳嗽、咳痰等其他常见症状早出现,或与其他常见症状同时出现。在疾病早期,呼吸困难仅在劳动时出现;随着病情发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在日常活动如洗脸、刷牙、穿衣甚至休息时也可出现,病人常说“动一动就感到气喘”,往往早晨起来时症状更明显。慢阻肺病人出现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加重,应该考虑有发生气胸或肺栓塞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刁宏,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年,潜心研究中医内科疾病与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患及相关疑难病症的治疗。对慢阻肺、肺结节、肺气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研究有较深造诣,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