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肺是唯一直接与外界相通的脏器,所以容易被外邪侵害。肺朝百脉,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病变,常通过气血影响于肺,加上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因此肺是一个最易受内外之邪影响的器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一入冬季就咳喘感冒,容易反复感染病菌,出现呼吸道疾病,这都说明其肺气不足。冬季易寒邪入体,病菌入侵最先影响的就是肺。肺气足则抵御外邪的能力更强;肺气不足,肺脏表现为化气无力,无力布散津液,阴津聚而成形,所以感染外邪都会咳嗽痰多,肺气严重不足就会影响全身机能,出现乏力发热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近日多发的“白肺”情况。

所以,中医建议要补肺气

预防肺内损伤

中医认为补肺要结合内外同治,内要肺气充足,外要疏散外邪。通过穴位刺激与经络疏通达到肺气畅通的目的,通过药食补益能激发阳气,增强人体扶正祛邪的能力。此外,注重脾肺同养,才能健脾益肺,增加肺内润燥功能。

补肺之正气

肺气虚之人往往肺的生理功能弱,肺气不足多因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所致,就会使人体的抗病能力弱,易感染外邪,出现感冒、怕冷以及患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按以下四个穴位可补肺内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曲池穴

该穴位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位于肘横纹外侧。按摩曲池穴可以起到清热解表、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缓解肺气虚导致的哮喘气短等症状。

2、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肺和大肠相表里,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达到补肺气的作用。

3、列缺穴

该穴位是肺经络穴,按摩列缺可以宣肺解表,通经活络,提升肺经的正气。操作上每天用食指指腹揉按照列缺,每次1~3分钟,就可以很好的补肺气。

4、太渊穴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调理肺虚之症,对肺气虚引起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喘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以上穴位,每天按摩3~4次,一次按摩三分钟,可以达到补肺气的作用。

此外,日常饮食中添加一些补气的中药,做成药膳,也可以帮助调理补气,如黄芪、桂圆、枸杞、党参等。

散肺内外邪

冬季人体易感风寒,而肺主一身之气,能指挥身体卫气,一旦寒邪入体则肺内卫气首当其冲,外邪强而肺卫气弱,则会外邪入肺。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脾好则肺气足,肺气充足则可驱散肺内邪气,达到脾肺同养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法:水煎服

甘草(炙)12g,干姜(炮)6g

外邪侵袭人体会侵犯肺部,出现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症状。甘草干姜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主要能够达到益气和中的功效,可脾肺同补,驱散寒邪,温阳肺气,达到温中复阳、温肺暖胃等作用,从而提升肺部抵抗力,并驱赶外邪。

除了服用甘草干姜汤可驱散外邪之外,还可每日练习腹式呼吸,帮助提升肺气,以驱赶外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