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很多铁路机车司机都喜欢饮酒。特别是在辛苦的乘务工作结束后,紧张了十多个小时的心情,终于得到了短暂的缓解和放松的机会。就着可口的饭菜小酌一杯,醉意朦胧酒足饭饱后,再美美的睡上一觉,无疑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最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路机车司机中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以前普遍实行包车制度的年代,三、四个机班包乘一台机车。当机车正常运行一定的公里数后,需要全面检修、保养一次,蒸汽机车称之为洗修,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次。内燃、电力机车叫做定修,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次。后来统一称为小修。平时几个机班的乘务员不是你出乘、我休息,就是我在家里待乘,他在外地公寓驻班,根本没有机会全部聚在一起。而洗修则是整个机车组人员团聚的最好机会,每次开完洗检会,大家都是觥筹交错神侃胡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溯到几十年前的蒸汽机车时期,那时候机车司机的瞭望条件很差。在列车运行中,需要将头部探出司机室的侧窗,才能够透过长长的机车锅炉,看清前方的线路情况。在数九严寒、滴水成冰的冬季,整个上半身几乎都暴露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很多机车司机都渴望下班后,好好的喝上几口暖和暖和。有的酒瘾很大的人,甚至在机车上也不时地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的金属小酒壶过几口瘾,好像当年的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吴老贵一样。当然,这是规定所不容许的。但是,当时管理比较宽松,即使被领导发现,也仅是装模作样不痛不痒地口头敲打几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的机车乘务员,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离地三尺火神仙"。分为"开车的"和"烧火的",司机负责驾驶机车,而副司机和司炉则负责焚火供汽。当年我刚刚入路参加工作,担任蒸汽机车司炉,与司机长Y大车在同一个机班工作。Y师傅业务娴熟憨厚朴实,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也是一个标准的"酒人"。每次乘务结束后,走进铁路行车公寓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喝。有时是我们机班内的三个人小聚;有时则是召集几个运转车长、乘警、检车员、列车长和列车员一起开怀畅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正值隆冬时节,我们机班顶着鹅毛大雪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晚点了两个多小时,非常艰苦地完成了乘务任务,于深夜时分抵达目的地。正常情况下,机车入库后,作为机车司炉的我,必须要为接班的工友领取润滑油,接取锅炉水样送到化验室,向机车水柜里加入软水剂,再将自己分工的机车部位擦拭干净后,才能与师傅们一起退勤下班。

那时候,机车上凡是黑色的部位,包括锅炉外被、煤水车的水柜和机车前面两块巨大的挡烟板,都是机车司炉的分工范围。机车司机和副司机则分别负责机车左右两侧的车轮和走行部件,副司机再加上机车底部。

机车走行到库门,我刚刚从"闸楼"签完司机报单上车。Y师傅急忙地吩咐:"你什么活儿也别干了,赶紧去车站的小卖部打一斤白酒,过一会儿就要关门了。然后直接到公寓,告诉食堂师傅用砂锅把冻豆腐炖上。"那时候个体食杂店很少,相隔很远的地方才有一家国营小卖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趟着过膝的积雪,飞也似地跑到了车站小卖部。谢天谢地,终于在即将关门停业之前,完成了师傅所交办的重要任务。要不然,真难想象这一夜师傅有多么的难受呢?

接下来,两个师傅急急忙忙地做好交班工作,来到了公寓。我们开始端起酒碗,那时人们都是就地取材用行车公寓食堂的饭碗盛酒。我最多只有一两的量,副司机的天花板也就是二两,Y师傅则是实实惠惠地痛饮了七两。海阔天空、天南地北,师傅兴致勃勃地侃侃而谈。劳累、寒冷、疲倦、饥饿、困乏等列车乘务中所有的千辛万苦,都随着低档次散白酒的下肚烟消云散化作乌有。

第二天晚上出乘前,偏巧,Y师傅又遇上了两个非常要好的刚刚入寓的运转车长。显然,难得见面一次,又是避免不了一顿推杯换盏、叙旧寒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灯初上时分,我们登上了返程的机车。运行没到两个区间,在列车摇摇晃晃的"催眠"中,醉意朦胧的Y师傅很快就度过了短暂的兴奋期,堆坐在座椅上,不停地打瞌睡。我和副司机只好互相轮换着一边烧火,一边兼顾左侧瞭望。一是确认左侧曲线的信号显示。二是随时观察线路左侧曲线是否有行人,如果出现路外人身伤害,是特别严重的事故。但是,尽管如此,仍然不能做到完全不间断地瞭望,因为,两个人之间,毕竟需要一人不间断地进行右侧瞭望,另一人还要不时地进行焚火作业。只能在往锅炉内加煤后的短暂间歇时间,急忙地兼顾瞭望一下机车左侧的情况。想想后怕,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没有出事儿,纯属撞大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铁路部门逐渐走向正规化的管理轨道,开始要求对当班饮酒及酒后乘务的行为进行严格管理。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公开场合有所控制,人们私下里却仍然时有发生。考虑到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很多领导干部也只是表面上要求多一些,实际上却是睁眼闭眼。因为自己以前担任机车司机的工作时,曾经也都是这样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后来,我们都鸟枪换炮先后更换转型了内燃机车。我也很快地晋升为机车司机,并且又成为了师傅的领导。但是,彼此之间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师徒情谊。我们每次在段里见面,他经常热情洋溢而又神秘诡异地缠着我跟他添乘。等到了公寓后,才发现他的真正用意,原来是"死乞白赖"地要我陪着喝几杯。

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不喝吧,在师傅面前,实在无法拒绝。"怎么?当了干部,就翻脸不认人啦?"喝吧,又违反纪律。权衡再三,盛情难却,还是义气战胜了理智。

我们将房间的门关紧插好,开始各就各位,按照每个人不同的酒量,一一倒好。举起酒碗前,我郑重其事地对师傅约法三章:一,今后出乘前和运行中,绝对不能喝,只允许刚刚到达公寓后,喝完马上睡觉,不得影响休息;二,在公寓饮酒时,不能大张旗鼓地公开,只能在房间内偷偷地喝;三,遇有领导添乘时不能喝,千万不要给领导"上眼药"。随后特意声明:"如果同意我的要求,今天‘舍命陪君子’。否则,我马上离开房间。"跟徒弟长时间分别后,难得又一次相聚,师傅非常高兴,当然是满口答应。我们喝得酣畅淋漓、恰到好处。从此之后,我的约法三章到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直至到了退休,师傅从来不在出乘前和乘务中饮酒。

这是我与Y师傅在行车公寓里所喝的最后一次酒。正常情况下,每隔一年左右的时间,我跟师傅添乘一次。后来,铁道部和铁路局规定在行车公寓内严禁饮酒。我们与绝大多数的机车司机一样,随机应变地将活动地点转移到了稍微偏僻的小酒馆。

再后来,随着铁路各方面管理制度和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所有机务段的运转室及行车公寓全部配备了测酒仪和视频监控装置,彻底杜绝了机车司机违章饮酒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