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人大代表张瑜胜,是太原市交通学校数控教研组组长,在从事山西省职业教育的27年中,经常与企业一线职工接触,也经常培训企业职工。他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职工,尤其是广大中青年职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是没有时间和机会。

“我国企业培训历史短,最初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以职工补习文化和岗位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由企业的职工大学、职工中专、技工学校和二级单位职能部门等管理和实施。随着改革深入,国有企业进行主辅分离,很多企业的培训部门脱离企业,或者逐渐消失,最终因为专业人员缺乏、场地不够、培训设备欠缺等原因,导致大量职工的学习机会少,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张瑜胜分析认为,企业生产任务紧,职工需要加班,因此有关部门组织的免费培训常常无法参加,这不免有些遗憾。另外,因为培训设备不足、培训内容陈旧,参加培训的职工积极性不高,不能学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针对种种问题,张瑜胜建议:

政府应支持企业建立职工培训基地试点。比如:依托大型国企、民企,建立企业职工培训基地试点,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企业也投入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培训设备的投入,根据企业的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在设备选型上眼光一定要往远看,要立足智能化、数字化,多使用虚拟仿真技术,降低设备投入资金。

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可以建立类似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带薪培训制度,每年给予职工30-50学时的带薪培训时间,企业可灵活掌握培训时间,利用生产任务不紧张的时段进行培训。

设立奖励制度。为调动广大职工培训积极性,设立一定的奖励与考核制度。培训不搞一刀切,以实际效果为主,加强培训效果检验,主要培训年富力强、有积极性、有求知欲的职工为主,要按照一定比例奖励学习效果好的学员。

科学规划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主。比如现在流行的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可以通过培训让广大职工开眼界、拓思路。

“我相信,通过培训一定可以让广大职工开启创新的大门,不一定每个参加培训的职工都可以实现突破,但一定会有佼佼者,突破创新,创造出伟大的生产力。”张瑜胜说道。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

(责编: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