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河辽阔,七大流域的江河湖泊孕育了数不胜数的优质鱼种。根据2020年的调查数据,仅我国长江流域就生活着405种鱼类,黄河鱼类有147种,黑龙江有132种,鱼产资源极为丰富。

在众多的鱼类中,长江鲥鱼作为“水中珍品”脱颖而出,并在上世纪50年~80年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鲥鱼是我国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肉质鲜嫩,体表有一层丰腴的脂肪,全身鳞片皆可食用,风味令人赞不绝口。

清蒸鲥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蒸鲥鱼

长江鲥鱼的历史资源十分丰富,在中下游曾塑造出“一鱼一产业”的盛况。每到4月下旬,大量的鲥鱼便组成密密麻麻的洄游队伍,应季出现在长江的中下游,最远可达长江的中游支流湘江。高密度的鱼群为沿岸渔民提供了有利的作业条件。

资料显示,在1957~1962年,全江的鲥鱼产量在298吨~584吨之间,这还只是“鲥鱼热潮”的开端。在此后的70年代,鲥鱼捕捞业在长江流域大火大热,捕鲥鱼、品鲥鱼蔚然成风,江苏、安徽等地的捕捞队顺势将小网改成大网,刺网由单层改成三层,网具材料也由棉、麻改成了尼龙胶丝,显著提高了捕捞能力。

1957-1974年,长江下游的鲥鱼捕捞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1974年,长江下游的鲥鱼捕捞产量

曾在江边作业的老渔民对鲥鱼的盛况记忆犹新,据多位渔民反映,1973年安徽江段的鲥鱼产量还很可观,平均每只渔船能捕捞1000多尾,定置的流刺网很少出现空网,一网捕获7~8尾并不稀奇,鲥鱼的规格也有大有小,大的能达到4kg,小的也有1k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鲥鱼为何普遍很大?这和体型、年龄直接相关。鲥鱼是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的鱼类,身体呈椭圆形,体长为体高的3.7~4.1倍,肌肉发达,体质健壮,形似鲫鱼,但体长和体重明显更大。根据我国邱顺林等学者的调查,雄性的长江鲥鱼体长可达54cm,体重2.2kg,雌鱼则能长到60cm,体重可达3kg。

再结合捕捞记录,大型鲥鱼达到3~4kg不是问题(即6-8斤重),对应年龄为5~7龄;小型鲥鱼则为1~1.5kg,对应年龄为3~4龄。而在长江下游繁殖的鲥鱼群体,全是由性成熟的个体组成,年龄至少在3龄以上,所以捕捞规格普遍很大。

令人奇怪的是,在1974年,鲥鱼的产量和大小却呈现出了完全相反的趋势。这一年,长江鲥鱼的总产量突破了1500吨(150万公斤),但洄游个体明显变小,性别比例也严重失衡,鱼群出现了“结构性危机”。事实证明,74年的高产终归是昙花一现,次年便开始断崖式下跌,80年代更是连年下跌。

1957-2020年,长江鲥鱼捕捞量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2020年,长江鲥鱼捕捞量的变化

以1986年为例,整个安徽江段捕获的鲥鱼只有20多尾,全江总产量只有12吨,不及巅峰期的1%。长江最后一条鲥鱼则现身于1998年,距今也有25年。从此,鲥鱼产业惨淡收场,鱼汛也黯然消逝。

鲥鱼消失了,鲥鱼的远去也为长江生态敲响了警钟,好在我国及时实施了长江十年禁渔,河湖生态有了明显的提升,例如:江豚在鄱、洞二湖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长江刀鱼时隔30年再次抵达中游,四大家鱼在监利段的卵苗量提升至78.7亿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江复苏”的趋势中,万众瞩目的鲥鱼迟迟未现真身,以至于很多人怀疑这一物种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事实上,目前长江鲥鱼还未被国际组织认定为“灭绝”,按照50年方能判定鱼类灭绝的学界规定来看,长江鲥鱼还存在25年的“候审时间”,现在就认定灭绝未免过于悲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鲥鱼/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秘书长李玉强绘

另一方面,和其他“江鲜”相比,人们在长江中发现鲥鱼的几率确实要小很多。

首先,鲥鱼整体可看成一种海水鱼,一年中只有少数几个月才进入江河产卵,长江中以6~7月份为洄游盛期,这和终生生活在江中的鲤鱼、四大家鱼大有不同。而且,鲥鱼对产卵条件也有严格的要求,一是要求水位有涨落起伏,二是要求水温为24.5~32.0℃,否则产卵就会受限。

赣江峡江江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赣江峡江江段

再从鲥鱼的整个生命历程来看,受精的鱼卵经过17~18个小时后孵化成仔鱼,当年冬季,幼鱼群体由长江进入近海,3~4年后性腺逐渐发育成熟。由此可见,长江鲥鱼大多数时间都在海洋中栖息、觅食,在江中自然就比较罕见了。

其次,长江鲥鱼的自然种群几近于无,稀缺的个体使得鲥鱼的搜寻堪比大海捞针。在1996年6~7月,我国的长江水产研究所就曾组织渔民在峡江段寻找鲥鱼,连续作业27天,出动93船次,累计捕捞时长414.5小时,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主要原因就是数量太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网友表示不理解:我国是水产养殖第一大国,主养品类达几十种,连“长江鱼王”中华鲟都能养殖,为什么却养不了长江鲥鱼呢?

其实,早在鲥鱼遭遇危机前的30~40年代,就有不少专家对珠江、钱塘江流域的鲥鱼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这项研究继往开来,凝聚了众多鱼类学家的智慧和汗水,其中有几次试验和调查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1:1958年,陆桂等学者对钱塘江(富春江)鲥鱼进行人工授精,初步获得成功,引发学术界关注。

2:1972~1975年,长江水产所组建鲥鱼科考队,历时三年调查野生种群,明确了鲥鱼的洄游路线、产卵地点以及繁殖生物学的特征。

3:80年代,鲥鱼的野生资源急剧匮乏,众多专家预感到一场危机即将到来。长江水产所联合江西、江苏的科研人员,集中人力攻关鲥鱼的繁殖难题,并在1982年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培育了30000多条幼鱼,这标志着鲥鱼的培育获得了巨大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这里,长江鲥鱼似乎已不存在灭绝的风险,但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科学家发现,比人工繁殖更加困难的是鲥鱼的驯化!

当时的情况是,长江中的野生鲥鱼大幅减少,用于人工繁育的亲鱼越来越难找;而已经捕到的亲鱼则数量太少,长期圈养导致其体质弱化,活力下降,鱼卵质量也随之衰退。因此,要想拯救鲥鱼,就必须摆脱对初代亲鱼的依赖,把重点放在对幼鱼的培育上,在人工池塘中饲养3~4年的幼鱼,直至其性腺发育成熟,以此作为二代亲本。

我国科学家也成功实现了这一步。1993年,首批幼龄鲥鱼成功发育为成熟的亲鱼,1997年,这批鲥鱼成功产卵,但遗憾的是,孵化出的鱼苗状况频出,活力远不及野生鲥鱼,标苗死亡率居高不下。最终,鲥鱼的苗种培育宣告失败,人工繁殖进程止步于第二代幼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国养不了鲥鱼并不是因为技术不够,而是因为时间过于急促,缺少野生亲鱼的助力。当然,在江西峡江县的下游,目前还有100多公里的水域理论上适合鲥鱼的产卵,如果江中有少量的鲥鱼顺利抵达于此,鲥鱼的自然种群就仍然存在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