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耳念珠菌感染的消息,不断传来。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表示,耳念珠菌正在快速传播,目前,已经遍布一半以上的州,成为紧迫的公共卫生威胁。根据相关统计,近一半的感染者,会在90天内死亡。耳念珠菌,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猖獗?哪些人需要进行特别预防呢?咱们现在就来解读要点。
耳念珠菌,又称耳道假丝酵母菌,是1种可以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多重耐药酵母菌,属于超级真菌的范畴。耳念珠菌,2009年首次在日本被发现。但是,对分离株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第1例感染者,发生在1996年,病例源自韩国。十几年内,除南极洲以外,其他各大洲共计40多个国家或地区,陆续报道过相关病例或医院内部感染。咱们这儿,在2年前,共计报道病例25例。
耳念珠菌感染,具有传播速度快、耐药性广泛、鉴定困难、病死率高的特点。以美国为例,从2019年到2020年,感染人数增加了59%,达到756人,2021年,感染人数增加了95%,达到1471人,到2022年时,感染人数达到2377人。CDC的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感染者,会在90天内死亡,而且,住院的感染者,估计30%至70%,最终会死亡。
人体的皮肤,可以携带耳念珠菌,但是,不会造成皮肤感染,却可以传播。耳念珠菌,可以引起医院内部的获得性感染,而且,容易播散。感染耳念珠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免疫抑制状态、严重的合并症、近期手术、肠外营养、暴露于广谱抗菌药物或抗真菌药物、重症监护时间过长、留置尿管等侵入性操作等。
耳念珠菌感染,主要见于医院内聚集感染或暴发性感染,需要从患者的血液,以及正常无菌部位,比如脑脊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关节液、腹膜透出液、深部组织标本等,分离出耳念珠菌,才能确诊。这种分离检测技术,普通的医疗机构难以胜任,基层人员如果缺乏相关的预防意识,就难以进行准确鉴定和诊断。
耳念珠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真菌名单。目前的研究表明,耳念珠菌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环境或被感染者而传播。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需要进行特别预防。对于得到早期识别的耳念珠菌感染和定植患者,应该实施隔离。
耳念珠菌,最早是从1位70岁老人的耳道中分离出来的。目前的研究认为,耳念珠菌的出现与农田中大量使用抗真菌剂,以及医院内部使用三唑类抗真菌药有关。没有被杀灭的真菌,变得更加强大,从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CDC指出,90%的耳念珠菌感染,至少对1种药物具有耐药性,而30%的耳念珠菌感染,对至少2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目前,相关的指南建议,对于耳念珠菌感染,只有存在临床疾病时,才需要治疗。主要应用棘白菌素类药物阿尼芬净以及卡泊芬净。对感染者和定植患者,需要进行单间隔离,加强日常清洁消毒,注意手卫生,洗手后,可以使用含醇的手部消毒剂。当时的研究表明,耳念珠菌对于普通健康人,没有威胁,因此,做好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慢性疾病患者的预防,就可以防止耳念珠菌的传播。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