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般若?任何时刻,每个心念都摆脱了愚痴,充满了智慧,就叫般若。

一个念头陷于愚痴,般若就消失;一个念头透着智慧,般若就产生。人们心中常常充满愚昧的念头,说什么我要修炼般若,其实般若是没有形相的,智慧生起了就是般若。

“般若”是梵文prajna的音译,意思是智慧,但又不同于平时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超越一切的大智慧。

为了不让人误以为是一般的智慧,所以这个词在翻译的时候用了音译。般若有多重要?佛陀说法49年,其中有22年是在说般若,在三藏十二部经中,以般若类经典为数最多。

我们熟悉的流传最广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都属于般若类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乘著萨修行的菩萨道中,有六种修持法,即六波罗蜜或六度。

它们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和般若,而以般若最为高等,般若是其他五度的向导。

众生在世间饱受苦难,最根本的原因是众生的无明,即对万法皆空的无知,而产生了对“我”的执著。

既然有了我,就会对外界虚幻的色、声、香、味、触、法等产生贪欲之心,继而引起嗔恨之心,轻慢之心、嫉妒之心等等。在这些妄念的驱使之下,众生造作了种种业。

般若的内涵,就是见证诸法空相的道理,不但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空的,而且“我”也是空的。只要认识到这个道理,就可以不被虚幻的相困扰。

般若类经典的精华《金刚经》上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意思就是只要心里放弃了对外相的执著,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

另外,在《金刚经》里还有一个典型的句式:“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佛说,是不得已而说,并不是佛将它执为实有;即非,是说般若本来性空,不能对它产生执著心;是名,称它为般若波罗蜜,只不过是个名而已。

一切修行,如布施禅定等,其目的都是为了见证诸法空相的道理,所以般若不但是修行的指南针,而且是一切修行的最终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缘起也叫十二因缘,原名《阿含经》经典,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起缘灭。

1.无名缘,对四蒂、缘起的无知,是生死痛苦的本源。

2.行缘,因为无知无名而产生错误的业。

3.识缘,由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

4.明色缘,六根等认识器官。

5.六处缘,六种感觉器官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

6.触缘,六根与六境接触而产生六识。

7.受缘,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分别心。

8.爱缘,由缘而产生苦受和乐受,对乐受的热望。

9.取缘,对爱受取舍的行动,由执着而造下业。

10.有缘,产生未来果报,使人死后重新投tai导致来世的再生。

11.生缘,依爱、取形式的或业,成为业力。

12.老死缘,为生以后会产生老死等苦,代表一切的苦恼。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于无明,而般若就是斩断无明的利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