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电池制造商正在欧洲迅速扩张,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同时抵制中国在欧洲大陆投资的整体收缩。

由于美国的《通货膨胀抑制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旨在减少美国公司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中国的电池制造商大多避开北美市场,转而把重点放在欧洲这个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当地时间周二凌晨,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荣鼎咨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它们已成为中国在该地区投资的主要来源。

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包括用于驱动汽车的电池。相比之下,欧洲生产电池的大型企业寥寥无几,这使得欧洲向中国投资敞开了大门,因为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竞相保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正在满足这一需求,他们在英国、法国、德国和匈牙利新建或扩建了几家工厂,

自2018年以来,中国电池企业已宣布在欧洲投资175亿美元,其中包括宁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CATL)在匈牙利建厂的计划,这将是欧洲同类工厂中最大的一家。但中国人也有兴趣超越电池,在欧洲制造汽车,在欧盟计划到2035年禁止排放二氧化碳的汽车之前,满足对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

报告称:“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的实力与欧洲的绿色议程非常契合。”

该研究发现,在电池厂数量激增之际,中国在欧洲的总投资在2022年降至79亿欧元(合87亿美元),比2021年下降了22%,是十年来的最低点。尽管中国的“零疫情”限制发挥了作用,但欧洲立法者对中国投资者的日益警惕也推动了收购的下降。对涉及半导体等既可用于军事也可用于私营部门的商品的交易加强审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欧洲各国政府也对中国企业进入其关键基础设施持谨慎态度。今年,德国经济部被迫重新审视中国国有航运公司中远集团(Cosco)是否可以收购汉堡港一个码头至多25%的股份。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去年批准了这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