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是西北太平洋沿岸的重要城市兼世界名城,在元代时被称为永明城,清朝以后称为海参崴,在1860年又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俄语中的含义为“东方统治者”。海参崴是一座综合性的大都市,既是远东滨海边疆区的首府,又是俄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基地,还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驻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海参崴,我国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日前国家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同意吉林省将符拉迪沃斯托克纳为跨境内贸运输的中转口岸,这意味着黑龙江、吉林两省的能源、商品粮、原料可直接通过海参崴港口中转出海,向南直达东南沿海市场,有利于解决“北货南运”的问题。这对东北地区的海运贸易无疑是个好消息,中俄两国皆大欢喜。

海关总署发布好消息:海参崴被纳入跨境内贸的中转口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关总署发布好消息:海参崴被纳入跨境内贸的中转口岸

首先是对中国,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吉林、黑龙江再次获得了出海口的优势。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自北向南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沿线建成了诸多良港。但地理位置靠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却没有天然海港。吉林省在东南部与朝鲜、俄罗斯接壤,黑龙江省在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接壤,日本海沿岸的海岸线都在朝鲜、俄罗斯境内,因此两省都是内陆省份。

黑龙江、吉林属于内陆省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龙江、吉林属于内陆省份

其中,吉林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地方是在图们江的下游,该段的边境线极为特殊:中国与朝鲜以图们江作为界江,但江水行至元汀上沙洲、圈河岛一带时,俄罗斯一侧的边境线迅速向我国方向延伸,导致中国在图们江下游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带状边境”,两侧被朝鲜、俄罗斯夹挤。直到距离出海口约15km处的朝俄国际友谊桥附近,图们江彻底转变成朝鲜、俄罗斯两国的界江。但即便只缺少15km,吉林也完全丢失了靠界江出海的机会。

吉林省距离出海口最近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省距离出海口最近处
中朝俄在图们江的边界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朝俄在图们江的边界形势

黑龙江、吉林两省没有属于自己的海港,相对靠南的辽宁省则拥有大连港、锦州港、营口港、丹东港等多个港口,其中大连港还是东北三省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在过去,吉林、黑龙江的海运货物只能通过辽宁的海港中转,中间还需借助大段的陆地运输,里程普遍超过1000km,导致运价昂贵。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开放海参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国绥芬河、珲春到海参威仅有200公里左右的距离,陆运成本可大幅降低。

海参崴的位置和卫星放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参崴的位置和卫星放大图

海参崴还具有交通系统完善的优势,同时拥有发达的铁路、海运、空运系统,便于物流高效、快速运输。在海运方面,海参崴港口的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2018年已达2120万吨),在成为我国内贸的跨境中转口岸后,其庞大的运力将辐射带动吉林、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全面加快东北振兴的速度,具体价值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1,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获得海参崴港口的自贸权后,吉、黑的大宗货物由此中转分发到浙江舟山、嘉兴等东南沿海,运载能力强,而且单位运价只有铁路的一半,公路的1/8左右,经济效益将显著提升。

2,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东北的辽宁因其港口优势而受到外商青睐,下游产品可直接外销烟台、天津、威海乃至韩国的仁川。有了海参崴后,吉、黑两省的制造业也将面向更广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投资环境的改善将为汽车产业、农业等产业的发展赢得机遇。

3,充分利用俄罗斯的资源优势。俄远东有丰富的石油、煤矿、天然气乃至渔业资源,但其基础设施薄弱,消纳能力差,吉、黑两省在地缘上靠近远东,且基础设施健全,工业体系强大。借助绥芬河口岸-海参崴等出海通道,吉、黑两省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俄远东的资源条件,提高制造业的产能,发展为俄远东和我国东北的“加工基地”,前景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海参崴这次被定性为“内贸中转站”,这意味着不需要再缴纳进出口税,本质上是借国外港口实现货物的自产自销。虽然目前还不是对外贸易,但东北的工农业产品至少多了一条经济上可行的销售渠道。

再换个角度看,对俄罗斯来说,开放海参崴港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俄方在海参崴有20家大型装卸公司,通过中转业务不仅可获取港口装卸费用,还能使滨海边疆区加快融入世界交通线,同时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巩固中俄友谊。从这一角度来看,中俄两国从中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海参崴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参崴港口

对此,网友们心中估计是五味杂陈,历史上的海参崴本是我国的天然良港,现在要由俄罗斯提供便利才能使吉、黑两省获得出海通道,难免会有心理落差。但追根溯源,终归还是19世纪50-60年代的中俄边界条约改变了中国东北的地理格局,也为东北的经济衰落埋下了伏笔。

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600年左右,中国人就已经定居在海参崴所在地区,在此后历朝历代,海参崴逐渐发展成中国重要的滨海城市。在清朝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幅员比现在多出110平方公里,当时的黑龙江、乌苏里江还是中国内河,东部紧邻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包括库页岛在内,东北的海岸线超过了2000公里。

中俄边境条约使中国东北失去大片土地和海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朝1858年前的版图中,东北地区在战略位置上直面日本,在资源上可轻易获取西太平洋丰富的渔业资源,海运条件在全国同样是绝无仅有,发展优势显著。但在1858年5月28日,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侵吞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11月14日,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再次被迫割让乌苏里江东部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就包括了库叶岛、海参崴等滨海地区,黑龙江从此成为了内陆省份。

库页岛上的勇敢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页岛上的勇敢峰

为振兴东北经济,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加大东北的工业建设投入,通过多个“五年计划”建成了东北工业基地,东北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的“工业摇篮”。但此后东北工业便由兴盛走向了衰退,自身原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较为低端、落后的重工业难以深入全球化浪潮,体制观念也阻碍了东北的经济转型。除此之外,背后的地理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由于缺少海运港口,东北的工业产品不便向全球运输,经济增速放缓。相反,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岸线,海运环境更加开放,在全球化贸易中的物流成本更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南北沿海开放大批城市,以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湛江等为代表的港口城市组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迅速带动了经济发展。

上海集装箱码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集装箱码头

在对外开放的浪潮中,黑龙江和吉林因港口问题深受限制,可以说,闭塞的地理位置是东北经济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俄罗斯开放海参崴港口,这对吉林、黑龙江两省绝对是难得的机遇,两省时隔163年重新获得了海港优势,对外的窗口再次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推进,中俄边境的港口/口岸建设将为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中俄的贸易规模还将不断扩大。这从中俄贸易的增长上就可见一斑:2018年中俄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22年中俄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亿美元,距离翻倍仅有一步之遥。

综上所述,海参崴的开放符合中俄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是对现状的改善。俄罗斯能在海参崴港口上给出“优惠待遇”,这可以看作一种“诚意”,客观上为吉林、黑龙江两省提供了便利,但中俄合作没有上限,未来再次升级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