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赫的成功诞生了世界教育史上著名的“瓦拉赫效应”。瓦拉赫的成功也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几乎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智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些学生能演奏动人心弦的乐曲,有些学生表现出体育运动的天赋,有些人喜欢钻研数学难题,有些人能创作出优美的绘画作品,有些人对自然界具有独特的感悟,有些人热衷于体验诗歌或小说作品发表时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作为教师和家长,一旦帮助学生找到了他的智能最佳点,就是帮助他找到了生涯发展的生长点;作为学生,他们一旦找准自己智能的最佳点,就可以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成功只不过是可能没有放对位置。一块田地,不适合种水稻,可以试试种大豆;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棉花;如果棉花也长不好,那也许是碰上一块盐碱地了,就种西瓜。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归有属于它的收获。例如爱因斯坦,他的天赋是具有严密的数理逻辑能力,他在他最感兴趣的领域——分子物理学方面施展了他的天赋,发现了相对论。

如果我们逼着爱因斯坦在他不感兴趣的领域里去干他不擅长的事——当艺术家、文学家或是运动员,恐怕他将一事无成。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写到:“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所长。”

好啦,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