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陈艳涛

  纷繁世界里,要找到不追求权力、地位、财富或名声,而更关注内心感受、精神满足的人有多难? 从《红楼梦》里就能找到答案。

纷繁世界里,要找到不追求权力、地位、财富或名声,而更关注内心感受、精神满足,更在意智慧、真理、人际关系的人有多难? 从《红楼梦》里就能找到答案。书里埋伏了好几个疑似“淡泊”的人,但当你走近,当你细听,又会发现——那不过,是“疑似”而已。

有时候,“淡泊名利”和自私冷漠长得很像。

就像贾雨村,从还是落魄书生开始,就被好几位见识不算浅薄的人错看了。比如甄世隐,慷慨赠与潦倒书生贾雨村五十两白银并冬衣,送他去赶考。而贾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这样的举动,和“淡泊名利”长得多么像!

两者的差别在于,自私者“淡泊”的,是他人的名利。贾雨村“不介意”,是因为他觉得他本就应该获得这些资助,他配得上更好的待遇。而懂得赏识他、资助他的,一定是有远见、能识人的“巨眼英雄”。

有时候,“淡泊名利”和不知世间疾苦长得很像。

就像宝玉,衔玉而生的“富贵闲人”,曾对丫鬟晴雯说过一番“撕扇”理论:“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宝玉厌恶仕途经济和科考八股,不爱结交官场中人,只爱在女孩群里厮混,生平所愿是被女孩子们的眼泪送走。他的表现,看似是“淡泊名利”无疑了,但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不过是胸无大志、不知世间疾苦,也对未来毫无打算?就像当黛玉担心贾府奢华太甚,出多入少,将来无以为继时,他却只操心“横竖短不了你我二人的……”一样。

实际上,“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林黛玉也会在元妃省亲时,为了没有机会“大展奇才、压倒众人”而懊恼,也会做几首赞颂、恭维元春的诗。“山中高士”宝钗虽穿得半新不旧,住的屋子布置得“雪洞”一般,但也在诗里写下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想和见识鄙俗的母亲赵姨娘相关的一切划清界限,努力与王夫人搭建关系,将“庶出”的身份视为自己的软肋……

她们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淡泊名利”,但恰恰是她们身上那一点好胜心、野心、不甘心,让这些女孩格外生动、立体,让她们从书中走了出来,和我们一样,有了人间烟火气。

整部《红楼梦》里,就真的没有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吗?

如果有,那就是邢岫烟姑娘。她出身寒微,父母都是“酒糟透之人”,穷得没法,才带着她去投奔吝啬无情的姑姑。但在这样的环境里,邢岫烟却长成了“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的人。

王熙凤在岫烟处看到她房内的场景,衣服半新不旧,被窝单薄,房中桌上摆设的东西,是老太太拿来的,却一丝不动,收拾得干干净净。

无论命运给予她什么,她懂得珍惜和感恩,正因经历过困苦,她更能对名利事看得透彻,不轻视,但也能淡然处之。在艰难的处境里不怨天尤人,坦然自处。在极度匮乏又对比惨烈的环境里,仍保有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因为她有属于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美丽也爱媒体。

闲读红楼,注解人生。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5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