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的习俗由来已久,唐朝就将端午确定为国家节日,并记入了《唐六典》。杜甫吟出“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的诗句时,他正面临着被贬谪的可能。抛开诗人的忐忑心情不提,诗歌却记录下了端午赐衣的习俗,也佐证了端午节的悠久历史,还给后人留下了“梦回大唐”的无限遐想。

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在历史的深厚土壤中散枝发芽、开花结果,人们在传统节日中找到情感归属,传统节日也因为人们的参与而绚丽多姿。端午节便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就有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等习俗,在传承发展中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浓郁的人文情感。

传统节日往往与美食相伴,美食也往往成为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早在晋代就有文献记载。南朝的《续齐谐记》则将粽子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称“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不同地域的粽子口味不同,形状却大抵趋同,似乎还是“粽包分两髻”的宋代粽子“样式”。 美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礼记》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包粽子、吃粽子也有“讲究”,寓意着和和美美。人们一说端午,就会想到粽子,自然会联想到一家人吃粽子的场景,这便是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如果说粽子是“舌尖上的端午”,龙舟则是“手臂上的端午”。南朝时便盛行端午赛龙舟,曾经“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如今龙舟竞渡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刺激,由南向北延伸最终成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全国性的民间活动。赛龙舟,讲的是“和”,比的是“快”,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划得快,才能赢得比赛。赛龙舟,赛的是和谐,赛的是团结,赛的是力量,赛的是速度。赛龙舟,蕴涵着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在历史的深邃里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也因穿越漫长时空而愈发光彩照人。一个粽子,一艇龙舟,都是端午节的文化符号,寓意着“和”的智慧与力量。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人类追求的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共同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