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贩卖牛皮,牛皮禁运品,他便将牛皮藏在安抚使船中以避检查,结果被朱熹拦了下来,辛弃疾只好写信以求通融。牛皮可以做盔甲,在古代管控得比较严格,朱熹扣留也是按规矩办事。虽然辛弃疾是朱熹的上级,但他知道朱熹的脾气,吃软不吃硬,何况这事辛弃疾也理亏,只能让朱熹卖他个面子,不能以上级的身份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弃疾收购百姓的牛皮也是为了增加百姓的收入,缓解灾年带来的压力。由于江西先遭水灾,接着又是旱灾,辛弃疾从湖南被调到江西救灾,担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隆兴则是现在的南昌。辛弃疾拿出官府粮仓的余粮,又让商贩和大户人家卖粮,并且规定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意思就是藏着粮食不出售者发配,强行购买粮食者斩。
暂时稳定局面后,辛弃疾派人到丰收的地区购买粮食,买到粮食后,隆兴的粮价便降了下来。听说辛弃疾手里有粮了,信州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答应下来,运一部分粮食到信州。接下来百姓还要面对水旱灾害遗留的问题,田地被损坏,有些人没活可干,有些百姓要更换一批耕牛,为了增加百姓的收入,辛弃疾收购牛皮,将其卖到镇江。

辛弃疾将牛皮藏在安抚使专用的客船上,用布盖起来,并派人看守。沿途经过南康军,朱熹是南康军知军州事,要检查过往的商船,看是否私自运送不合规的物品。朱熹在例行检查的时候,看守牛皮的人不让朱熹检查,朱熹坚持要查,发现是牛皮后将其扣留。辛弃疾知道后只好写信给朱熹,说这是镇江要做铠甲而采购的牛皮,经过我这里,我已经放行了,现在你也通融一下吧,朱熹只好给辛弃疾一个面子。后来朱熹给朋友写信的时候提到了此事,被收录在了《朱子全书》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弃疾收购牛皮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卖牛皮赚到的钱又充实了府库,一举两得。第二年大丰收,辛弃疾作了一首词,就是我们熟知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殊不知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前一年却是如此艰难度过的,所以辛弃疾才更因丰年而高兴,写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