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一次全国会议上,一名学者提出了大胆的提案:国家要对人口进行控制。但此举不仅遭到反对,随后他本人也遭到质疑和攻击,原因是他娶了2个老婆,还生了8个孩子。

这名学者叫马寅初,是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的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寅初1882年生于晚清,由于父亲长期从事绍兴黄酒生意,家中可谓富甲一方,因此他在很小的时候便有机会接触私塾教育。

虽然父亲经常对他说:“以后我死了,这些家业都是你的。”但他并不想当一个子承父业的纨绔公子。

马寅初十分努力,在学业上非常上进,先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洋大学,也就是今天天津大学的前身。

后又考入耶鲁大学,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取得博士学位。毕业不久,便被蔡元培邀请到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兼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业和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他的婚姻也比较多彩。

19岁那年,父亲以先结婚再上学为由,迫使马寅初结婚,让他迎娶了本村的姑娘张团妹。

二人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但婚后感情却非常和谐。张团妹虽大字不识,却温良贤惠,孝敬公婆,将家中管理的井井有条,免去了马寅初的后顾之忧,让他可以专心学术研究。

起初两人育有一子,但不幸夭折,丧子之痛令马寅初痛彻万分。好在之后妻子又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才让他渐渐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那会妻子已经上了一定年纪,很可能生不了儿子了,这可是关系传宗接代的大事。

于是在父母的催促下,马寅初娶了小自己22多岁的小妾,而且这名小妾还是他儿女的同学,一时在北大引起热议。

不过在当时,一妻一妾是合理合法的,之后两房妻子共同努力,先后给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五个女儿,再加上早年夭折的,一共是8个孩子。

1951年,当上北大校长的马寅初开始着手研究“马尔萨斯人口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就是倡导要对人口进行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他观察到,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时有四亿人口,在“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下,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数量差不多是民国时期的4到5倍。

那时候禁止非法打胎,对于绝育和人工流产手术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国家百以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老百姓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生育十个孩子的母亲,还被称为“英雄母亲”。

但经历了一阵野蛮生长后,他认为如果中国再这样发展下去,进入新世纪后,将出现人口危机,因为大量的人口,也是资源和粮食的“消耗者”。

于是1955年,他在全国人大上提出了控制人口的相关议案。可惜会上无人支持,甚至将这当成是一个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马寅初没有灰心,回去后继续钻研他的研究,并在1957年完成了《新人口论》这部著作。

在书中,他提出了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的观点,不过他的设想是,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太少,三个又太多。

同时他也认为,女性为了做到“计划生育”,要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不倡导进行堕胎,因为那样对身体的危害太大。

不过,在当时养儿防老观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他的观点传开后,迅速遭到了人们的强烈抵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本人也被打成了右派,不仅失去了校长职务,甚至“娶两个老婆,生了八个孩子”的事也被曝光,受到人们猛烈攻击。

一直到1979年,马寅初才得到平反,重新成为了北大的名誉校长。而国家也在1982年铺开了计划生育的政策。

作为人口学专家,马寅初当初提出这个想法,应该说虽然比较超前,但也是为了国家着想。

而计划生育政策从最初不被接受,到被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再到后来被废除,充分说明一个政策的实施,只能适用和服务于当时的具体国情。

随着时代的变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才是与时俱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