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到了咱们老家河南,非常亲切。我在二里头当了20年队长,我也是河南人,河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6月 15日,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商都讲坛,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先生带来“最早的帝国:二里岗文明冲击波”讲座,同时也带来了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同名新书《最早的帝国二里岗文明冲击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里头到二里岗,从《最早的中国》到《最早的帝国》,许宏带着新作来到河南,要为大郑州立传,为公众揭开这个“中国乃至东亚第一个帝国”的神秘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学教师铜像 到“二里岗文明冲击波”

在郑州商城遗址公园,竖立着三尊铜像,他们分别是韩维周、安金槐、邹衡三位先生。

安金槐,著名考古学家,毕生致力于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是郑州商城的重要发现者和研究者,以“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著称。

邹衡,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确立了郑州商城为商朝第一个国都的地位,创立了中国夏商周考古的学术框架体系,被誉为“夏商周考古第一人”。

这位韩维周又是何许人?为何他的排名还在其他两位先生之前?

在许宏的新书中这样写道:按照考古圈里的严谨说法“韩维周是二里岗商代遗址的发现者”。但媒体则浓墨重彩地赞誉道:“上世纪50年代,以时任小学教师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发现大量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为开端,一座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早期王都的神秘面纱最终被揭开。”有人评价其为“郑州商城发现第一人”。

“韩维周先生曾经是一位小学教员,普通教师,为何‘小学教师’与考古学家的铜像并立于遗址公园?”现场,许宏从韩维周的生平故事,带观众走进二里岗的发现之旅。

三个中国之最 揭开“最早帝国”神秘面纱

“从二里头到二里岗,再到殷墟,揭示数百年间中原王朝文明的兴替流变,与被称为帝国的全球其他早期文明相比,二里岗文明毫不逊色,堪称中国乃至东亚第一个帝国。”这是《最早的帝国:二里岗文明冲击波》一书封面的一段文字。

在这本书中“帝国”二字是争议的焦点。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帝制始于秦盛于汉,这本书让中国最早的帝国一下提前了1000多年。对此,许宏解释道:“我在这里引进了‘早期帝国’这个概念,它跟秦汉和罗马这种帝国既有关联,又有很大的差异。我这里所说的‘最早的帝国’指的是早期帝国,这种政体有这样几个共性:首先就是高度集权,其次是大体量;最后都是‘外向型’国家。”

关于“最早帝国”,许宏用三个“中国之最”来辅证自己的观点。第一,郑州商城是当时东南亚乃至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都邑。他举例说,二里头遗址约是3平方千米,而在二里岗,根据考古界的一般提法,“郑州旧城内外发现商代文化遗存的面积达25平方千米”,由此推断郑州商文化遗址相对集中分布范围约160平方千米。“我在书中引用了美国一位教授的提法,他认为郑州商城是当时全球范围内人口最为集中的都邑。”

关于二里岗的第二个之最,许宏解释道,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一个都邑是二里头,但是真正大规模发达的青铜工业则是以郑州商城为代表的二里岗文化时期。

殷商的青铜文明在二里岗时期开始最大限度向四方强力冲击渗透,到二里岗文化晚期,以青铜礼器为主的文化影响辐射至“除十分边远的西南边陲、东南沿海、青藏高原深处及天山南北地区外”的几乎所有区域。

在许宏看来,从二里头到二里岗,再到殷墟,三者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没有二里头像丑小鸭似的中国最早的青铜鼎和青铜爵,就没有三四百年之后司母戊大方鼎的霸气与辉煌。这其中,二里岗文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中介点。”

“二里岗是真正高度发达的广域王权国家的肇始。”许宏认为,二里头是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但和二里岗相比,明显比较初级。“我以前常年组织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许多人说‘许宏就是大二里头中心主义’。但是现在,我对二里岗文明的评价已经远远超过了二里头文明。”在许宏看来,作为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文明是星星之火,到二里岗时期已经形成燎原之势,二里岗文明是二里头文明的光大。

现场“宏迷”抱许宏全套著作排队等待签名

讲座刚刚结束,在博物院的大厅已经排起了长龙,不同年龄段的“宏粉”们拿着许宏的著作等待签名,希望和自己的偶像有个近距离接触。其中,一位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儿怀抱一大摞书籍,在队伍里尤其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儿名叫袁玉杰,是许宏老师的资深“宏粉”。据袁玉杰介绍,许宏老师的书籍出一本她就买一本,除了阅读之外,还会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小小感悟。能够有机会在郑州近距离地聆听讲座,对她来说十分难得,“我把许宏老师的全套书籍基本上都拿来了,希望得到许老师的签名。能有这样的机会太不容易了,我心里非常非常激动。”

面对女孩的认真执着,许宏一度认为女孩应该是考古专业的学生,当得知女孩学的是旅游专业后,许宏惊连声道:“哇,太不容易了。谢谢,谢谢。”

寄语考古专业后继者 加入考古安顿身心

从田野考古到“沙发考古”,从最早的博客、微博到著书立作,再到自媒体“玩”儿的风生水起,一直以来,许宏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考古走向公众,让公众走向考古。

关于考古,河南青年时报记者现场提问道:“目前高考报考已经结束,对于有兴趣学习考古专业或者愿意从事考古事业的孩子们,许老师有何分享?”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许宏现场和大家分享道,在六月上旬,他曾经在首都图书馆和几位不同学科的学者一起面向考生做了一期关于报考专业的讲座,“去了发现现场家长比学生还要多,不少家长学生都还挺关注考古这个专业的。”

对于有志于报考考古专业的学生,许宏建议“跟着感觉走,跟着心灵走,走自己的路,不要去考虑别人怎么说。”

在许宏看来,考古既不是像花一样完美,但也不是别人说的“无用之学”,“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如果你对自己的族群、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如果你对全球的人类发展史感兴趣,那么加入我们,这里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安顿你的身心,让你做一个有历史教养和文化教养的人。”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蔡琳/文图

见习编辑 芦一帆 编辑 杨阳

校对 张磊

审核 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