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港交所公告称,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ETF)互联互通运行一周年之际,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内的ETF标的再度扩容,共34只ETF新加入成为互联互通标的。至此,“ETF通”的全部产品数量达到137只。

34只ETF纳入陆股通

根据港交所公布的名单显示,北向沪股通共有16只ETF调入,包含双创ETF、科创ETF、地产ETF、计算机ETF等,具体名单如下:

北向深股通共有18只ETF调入,具体名单如下:

至此,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下的ETF标的增至131只;南向港股通下的ETF标的共6只。

中金公司认为,随着“ETF通”标的扩容、成交量推升,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陆股通ETF完成对热门赛道的布局,行业主题ETF迎来发展机遇。

据港交所提供数据显示,ETF纳入互联互通刚满一周年,开通以来,互联互通下的ETF成交持续活跃,6月份更创下新高。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的ETF6月日均成交金额达6.81亿元人民币,较开通首月增加33倍;南向港股通下的ETF6月日均成交金额达46.37亿港元,较开通首月增加20倍。

沪深港通下的股票成交也十分活跃。在刚刚过去的6月,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下的ETF及股票成交总额达2.3万亿元人民币,而南向港股通下的ETF及股票成交总额为5695亿港元。成交活跃股票方面,港股通(沪)和港股通(深)南下资金的前三大成交均为盈富基金(02800.HK)、腾讯控股(00700.HK)和美团-W(03690.HK)。

香港多元化的ETF产品类别

作为一站式的投资平台,香港ETF市场为投资者提供的底层资产涵盖不同币种、不同地域市场以及不同类别的资产。2016年以前,香港ETF市场的底层资产主要涵盖香港和内地市场的股票、债券、黄金、石油等商品。2016年以后,在香港上市的ETF产品日趋多元化。股票型产品范围扩大到亚太乃至全球,各类主题型产品也越来越丰富。

现在香港交易所已上市了包含SmartBeta、主动型、杠杆及反向、ESG、铁矿、碳期货、货币市场、加密资产等各种品类的ETF产品,种类之多元化在亚洲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从主题式产品来看,产品发展非常迅速,香港市场已汇集超65只主题式产品,创新投资重点包括元宇宙、区块链、生物科技、碳期货、绿色债券等。去年年底,亚洲首批加密资产ETF产品在香港上市,进一步扩大产品生态圈,为香港及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主题式ETF最主要的目标是让市场捕捉一些长远发展的趋势,捕捉各行各业的机会。生物科技是其中一个比较受欢迎的主题:直至2022年底,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ETF的日均成交额合计为700万港元,资产管理规模的总和达到16亿港元。

科技主题式ETF也受到追捧,据统计,科技类EFT资金净流入和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达到164亿港元和380亿港元。ESG相关领域2022年的日均成交额则达到1425万港元。

除了股票以外,运用ETF投资包括中国债券在内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也是市场趋势之一。截至2022年底,中国债券ETF的日均成交额达到85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超过87%,产品也呈多元化,包括中国房地产ETF以及中国政策性银行债券ETF。

责编:叶舒筠

校对:姚远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