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低代码捧成了神,有人将低代码踩成了屎

捧成神的人把它当金子,觉得它能颠覆行业,取代程序员

踩成屎的人把它踩进泥里,觉得它是无用的玩具,一无是处

如果非得做出选择的话,你不妨把低代码看成是一颗种子,它不会像金子那样闪闪发光,但只要环境到位,就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在进入正文之前,有必要给大家拨正一个误区:

“开发≠写代码”

“开发≠写代码”

由于现在低代码&零代码产品在宣传过程中着重强调“公民开发”这一概念,我们随便点开一篇相关文章章,必定会有一句:“人人都是开发者,无需代码基础也能轻松搭建系统......”。

因此,外行人就会想当然推出以下结论:

人人都是开发者=人人都能写代码=程序员将被低代码产品替代=搞噱头=胡扯。

但从专业角度出发,“开发不等于写代码”,它只是基于业务构建协同流程。

要知道,即使非常专业的开发者,在技术分工精细化的趋势下(前端/后端/算法/运维)企业也很难做到独立开发和运维整套复杂应用。

而低代码可以通过统一语言来减少业务和技术人员的沟通成本,使得各种角色在统一平台紧密协助,这才是低代码颠覆性意义的根本所在。

接下来进入正题。

我们都知道:种子发芽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温度、水分和氧气。

而低代码这颗种子之所以在近几年迅速“发芽”,离不开市场需求变化、企业降本增效、云端数字化支持这三个条件:

1.温度——市场需求变化

1.温度——市场需求变化

“低代码”这两年不断升温的关键要素是“协同关系”需求的变化。

最初低代码的存在是为专业开发人员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提取开发应用过程中繁琐“底层架构”和“基础设施”的任务,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而近两年,疫情对许多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传统的商业模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很多企业采用了线上办公的模式,协同需求大增。

这种协同关系的变化使得低代码的服务群体不断下沉,由原来的专业开发人员到前线业务人员、再到市场、运营甚至是行政人员等在内的非IT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整个软件市场的IT从业人员增速却逐渐疲软,从业人员数量与代码开发需求的摩擦逐渐显现,传统IT业务人员的增长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系统新建、二次开发和运维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对系统和流程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有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系统之间相对割裂,形成一座座数据孤岛,增大了数据协同的难度。

而低代码的出现,则通过封装代码的方式降低企业对IT人员的需求,将应用搭建自主权交于业务部门,缓解企业IT用人压力,减少与业务部门间频繁对接需求,提高系统敏捷性,让企业的成长不受制于系统。

举个例子:

前线业务人员想快速构建一套协同表格来传达信息,以往只能编辑好“回传”,再发送给使用人,而在低代码的场景下,只需要上云端或者某个系统中直接编辑就可以达到实时更新的效果。

因此,低代码颠覆性意义的根本在于:客户一方面在软件上投入更低,另一方面显著减低了开发难度,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使用,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资源,降低对昂贵开发者的依赖。

2.水分——企业降本增效

2.水分——企业降本增效

如果把企业比作是一块海绵,那么企业运转所投入的人力、财力以及技术成本就相当于是海绵里的水。作为管理者,想的肯定都是:“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近几年IT人才的供给增长落后于行业需求的增长,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较为突出,从业人员薪酬逐年递增,至2020年我国IT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已达到17.2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软件开发人员的薪资增长使企业内部人力成本压力不断增加,同时,随系统更新频率提高,冗长的软件开发时间损耗企业大量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降低系统开发效率,成为企业发展瓶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低代码仅用少量编码就能快速完成系统搭建和功能拓展, 帮助系统快速交付,降低企业系统开发和运维对IT人员的依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降本提效。

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具体感受一下企业在低代码平台帮助下的降本增效。

以下案例均来自简道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造业方面,以上汽通用五菱(重庆)为例:

制造业方面,以上汽通用五菱(重庆)为例:

上汽通用五菱(SGMW)是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与销售厂商,重庆分公司的采购物流部门作为信息化代表,在使用低代码平台的1年时间内,单部门节约成本超1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行业方面,以中铁大桥科研院为例:

科研行业方面,以中铁大桥科研院为例:

桥科院拥有自己研发的信息平台,但大多数项目依然习惯纸质管理,因此桥科院一直饱受EXCEL备份数据的困扰。

在选择了低代码平台进行数据录入后,不但解决了数据处理效率的问题还成功实现了数据自动备份,免去了大量人工成本的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以上企业数据与图片均来自apaas平台-简道云
3.氧气——云端数字化支持

3.氧气——云端数字化支持

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企业效率意识提升,对数字化转型诉求进一步加强,近两年来,“数字化”这三个字对于企业来说就如我们见面随口问的“吃了吗”一样平常。

数字经济不断推动我国企业由传统商业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云计算则为企业提供基础技术支撑,辅助企业建立数据中台。

正是由于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成熟让云服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企业对云计算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低代码能通过公有云产品或私有化部署赋能业务部门,以其丰富的模板和插件帮助企业快速搭建数据中台,打通各系统数据,有助于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就要说了,你不还是在夸低代码吗?它难道就没有局限性吗?

当然有,我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可视化编辑器的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如图灵完备的通用编辑语言,低代码可以实现大部分灵活定制和拓展业务,但如果想要实现更高维度、更精确化的拓展,则有一定难度。 另一方面由于目标受众是非专业人员,平台能支持的系统也是更偏向于傻瓜式,毕竟低代码的定位就放在那里,人家就是为了适配大部分非IT技术人员。

也就是说,低代码产品想要达到传统高代码的那种“支持颗粒化原子组件和灵活的布局”是有一定难度的。

总而言之,高代码构建更高维度的业务和产品,而低代码则满足少开发的场景使用(零代码是低代码的子集)。目前从市场看普适性和适用性均还未达到红海效应,发展势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