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以LFP(磷酸铁锂)电池为卖点,开始扩大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在LFP电池使用量较低的欧洲,预计将与韩国电池展开份额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调查公司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球各国车辆注册的电动汽车电池总使用量约为237.6 GWh,同比增长52.3%。同期LG能源解决方案的电池总使用量为33.0 GWh,比一年前(21.2 GWh)增长56%。三星SDI和SK On的增长率分别为29%和9%。

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SK On的电池使用量均有所增长,但合计占比为23.3%,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5个百分点。

中国宁德时代的电池使用量为86.2 GWh,比上年同期增长59.6%,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也继续位居第一,达到36.3%。中国第一大电动汽车厂商比亚迪同期的增长率也达到了108%。

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报告显示,中国汽车在比利时、英国等西欧国家和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亚太区有强劲表现。

分析认为,中国以低价且稳定性高的LFP电池为主导的推广战略在海外奏效。

韩国业内人士介绍,LFP电池能量密度提高,足以达到续航里程500公里,价格竞争力高的LFP电池备受青睐,中国电池行业整体向LFP电池转型。

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会发布的数据,中国充电电池产量中,NCM较上年增长12.6%,达到99.6 GWh,占总产量的33.9%。LFP电池产量193.5 GWh,比上年增长53.8%,占总产量的65.9%。

韩国电池行业相关人士表示:“LFP电池价格低廉,市场门槛较低,但能量密度也较低。”“不耐温度,在炎热或寒冷的地方容易出现问题,长距离行驶存在困难。”

他接着解释说,中国宁德时代最近宣布将把钠电池搭载在实际电动汽车上,其之所以拥有用于高容量电池的NCM电池,也是因为LFP的局限性。

另一位电池行业人士在谈到扩大中国产LFP电池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时表示:“能否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选择,与中国电池行业扩大LFP生产是不同的。”

他接着说,“整车公司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可以搭载价格低廉的LFP电池”,“但是消费者也要考虑长途行驶困难的部分,因此能否扩大欧洲市场份额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