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免疫疗法在包括胃癌(胃癌)在内的各种癌症中的疗效需要通过更有效的靶向来增强治疗效果或识别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临床反应。

2023年8月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曹雪涛、王春梅及中山大学徐瑞华共同通讯在Cancer Communications(IF=16)在线发表题为“MFSD2A potentiates gastric cancer response to anti-PD-1 immunotherapy by reprogramming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activate T cell respon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FSD2A通过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以激活T细胞反应来增强胃癌对抗PD-1免疫疗法的反应。AGC患者肿瘤组织中MFSD2A的高表达与抗PD-1免疫治疗的更好应答相关。MFSD2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胃癌分期呈负相关。

GC细胞中MFSD2A的过表达通过重编程肿瘤微环境(TME)增强了体内抗PD-1免疫治疗的效果,其特征是CD8+T细胞活化增加并减少其耗竭。MFSD2A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 (COX2)-前列腺素合成来抑制胃癌细胞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从而使TME重编程,促进抗肿瘤T细胞活化。因此,MFSD2A可能作为AGC患者抗PD-1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也是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通过重新编程TME来促进T细胞活化,从而增强抗PD-1免疫治疗的疗效。

另外,2023年5月20日,海军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开大学曹雪涛团队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IF=15)在线发表题为“Metabolic enzyme Suclg2 maintains tolerogenicity of regulatory dendritic cells diffDCs by suppressing Lactb succiny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代谢酶Suclg2可以通过抑制Lactb琥珀酰化维持树突状细胞diffDCs的耐受性。该研究表明Suclg2是维持diffDCs免疫调节功能所必需的代谢酶,为DCs免疫和耐受代谢调节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点击阅读)。

2023年4月18日,海军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曹雪涛及海军军医大学刘娟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IF=21)在线发表了题为“Glucose metabolism of TAMs in tumor chemoresistance and metastasi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总结了糖代谢对TAM的影响:(1)TAM中葡萄糖代谢的增加导致多种肿瘤代谢物的积累,这些代谢物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表现出强大的促肿瘤能力;(2)葡萄糖摄取也促进o- glcn酰化和其他翻译后修饰,促进TAM的促肿瘤极化和功能;(3)葡萄糖代谢协调TAMs与TME中各种类型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促进肿瘤进展的复杂网络;(4)靶向葡萄糖代谢是将TAM从促肿瘤功能转变为抗肿瘤功能的一种有希望的癌症治疗策略(点击阅读)。

2023年2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曹雪涛及姜明红共同通讯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RNF138 inhibits late inflammatory gene transcription through degradation of SMARCC1 of the SWI/SNF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核小体重塑、炎症和泛素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机制上的见解,并强调了E3泛素连接酶在控制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方面的重要作用(点击阅读)。

2023年1月18日,海军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开大学曹雪涛及海军军医大学刘娟共同通讯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Glycosyltransferase Extl1 promotes CCR7-mediated dendritic cell migration to restrain infection and auto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糖基转移酶Extl1促进CCR7介导的树突状细胞迁移以抑制感染和自身免疫。该研究为CCR7触发的DC迁移在免疫和耐受性中的调控提供了机制见解,并为治疗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潜在的靶点(点击阅读)。

2023年1月5日,海军军医大学曹雪涛与刘娟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RBP–RNA interactions in the control of autoimmunity and autoinflammation”的综述文章,这篇综述总结和讨论了RBP-RNA相互作用在控制异常自身免疫性炎症中的功能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点击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疫疗法,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过继细胞转移疗法、治疗性癌症疫苗和抗体,在近几十年来已成为癌症治疗的前沿,具有强大的有效性。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抗体在治疗多种血液病和实体癌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尽管其临床成功,但PD-1阻断反应通常仅在一定比例的患者中观察到,因此确定准确的生物标志物以预测治疗反应和患者选择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患者对抗PD-1免疫治疗的反应与肿瘤细胞中高肿瘤突变负担(TMB)、DNA错配修复缺陷(MMR)、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高表达以及DNA聚合酶epsilon和delta 1突变呈正相关。然而,并非所有具有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肿瘤患者对抗PD-1免疫治疗反应良好。例如,只有40%-70%的MMR缺陷肿瘤患者对PD-1抑制剂派姆单抗有反应。此外,在肿瘤中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只有44.8%的患者对派姆单抗有应答。因此,这迫切需要确定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抗PD-1免疫治疗的临床反应性。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尽管该领域最近取得了进展,但晚期胃癌(AGC)病例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抗PD-1免疫疗法已被应用于治疗AGC患者;然而,大多数AGC患者对单药PD-1抗体反应较差,对派姆单抗和纳伏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仅为11.6%和11.2%。总体临床获益不理想使得研究抗PD-1单药治疗耐药的机制成为必要。

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操纵效应T细胞是抗PD-1免疫治疗耐药的主要机制。在TME中,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s)、肿瘤浸润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内的免疫抑制细胞,以及癌细胞产生的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抑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激活和浸润,并且不能被抗PD-1免疫治疗所消除。此外,失调的癌细胞代谢,已知会促进肿瘤进展并抑制TME中的免疫细胞,被认为是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障碍。虽然靶向代谢途径,如糖酵解、氨基酸和脂质代谢,可能通过重编程TME来克服免疫治疗的局限性,但代谢是否调节抗PD-1免疫治疗在GC中的疗效尚不清楚。因此,深入了解TME中肿瘤代谢如何影响抗PD-1免疫治疗有助于提高AGC患者的治疗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FSD2A增强GC抗PD-1治疗效果的工作模型(图源自Cancer Communications)

包含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结构域蛋白2A(MFSD2A)是一种脂质代谢相关蛋白,在维持血脑屏障中起关键作用。MFSD2A缺乏被证明会增加血脑屏障渗漏和发育性脑障碍。MFSD2A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有报道称其抑制细胞外基质附着,调节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并通过恢复细胞内二十二碳六烯酸运输来阻止脑癌细胞转移。此外,MFSD2A被证明对于维持记忆T细胞和减少重复感染的二次反应至关重要。然而,MFSD2A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该研究报道了MFSD2A通过抑制COX2-前列腺素合成抑制GC细胞中TGF-β1的产生,促进TME中CD8+T细胞活化,增强GC患者抗PD-1免疫治疗的疗效。研究数据揭示了抗PD-1免疫治疗的一个新的预测标记,并描述了抗PD-1免疫治疗致敏的一个新机制。然而,MFSD2A调控前列腺素代谢途径的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该研究表明FSD2A通过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以激活T细胞反应来增强胃癌对抗PD-1免疫疗法的反应。AGC患者肿瘤组织中MFSD2A的高表达与抗PD-1免疫治疗的更好应答相关。MFSD2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胃癌分期呈负相关。

GC细胞中MFSD2A的过表达通过重编程肿瘤微环境(TME)增强了体内抗PD-1免疫治疗的效果,其特征是CD8+T细胞活化增加并减少其耗竭。MFSD2A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 (COX2)-前列腺素合成来抑制胃癌细胞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从而使TME重编程,促进抗肿瘤T细胞活化。因此,MFSD2A可能作为AGC患者抗PD-1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也是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通过重新编程TME来促进T细胞活化,从而增强抗PD-1免疫治疗的疗效。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ac2.1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