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张英担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府邸与吴家相邻,两家之间有一隙地供双方出入,吴家盖房欲占此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张家人一气之下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批诗寄回:“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空地,吴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空地,于是,两家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这就是“六尺巷”故事的由来。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矛盾也不断突显,纠纷数量急剧攀升,法院案件压力沉重,为缓解审判压力,诉前调解应运而生。它具有便捷、柔性、高效、节约司法资源等优势。青神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探索、优化诉前调解工作,在家事调解室、远程调解室、诉非调解室、温馨调解室工作桌上放置鲜花、墙上张贴“六尺巷”“一诺千金”“三字经”等诚信、礼让、文明小故事,请求调解双方当事人置身这样温馨环境,均会最大限度地诚信礼让谦和,调解成功率大大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该院分别受理原告李xx、被告肖xx离婚后财产纠纷,原告文xx、被告邹xx离婚纠纷、原告帅x、被告xx离婚三案,流转到司调中心钟建成、潘诺娜、严滔办案组。经审查三案当事人分别在江苏、云南、宜宾等地,路途遥远且当事人之间矛盾大,拒绝到青神法院处理纷争。考虑到三案均涉及婚姻家庭纠纷,原、被告双方有着特定的人身身份关系,内心对对方尚未“绝情”,基于此,办案人员采用电话、短信、微信方式与当事人及代理律师多次沟通,8月7日上、下午,办案人员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诉前调解,远程视频室三台电脑的适时画面显示,当事人情绪从剑拔弩张、逐渐平静、氛围融洽,到最后的以和谦让。最终,两个案件圆满达成调解协议,一个案件调解重归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尺巷”的典故,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心灵境界美德的见证。青神县人民法院继续以司法为民的初心和热忱,努力寻找每一个案子的“最优解”,探索每一个现实问题的“更良方”,争当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青神法院 潘诺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