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的一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大肠癌约56万,每10个癌症病人中就有1人患大肠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便血、大便次数增加是肠癌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也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很多人因此担心,会不会跟肠癌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饭后总想上厕所,是什么原因?

人体的肠道是蜿蜒曲折的,如果设想把一个人的肠道捋直,那么肠道的总长度约为6.5~8.5米。所以,当食物进入我们的口腔以后,至少会在肠胃消化道中存留24小时以上。

当结肠里面的大便存够一定量后,会蠕动至直肠部位,此时身体会触发直肠的神经反射,让人感觉想排便。

一吃完饭就有便意,其实有多种可能,最有可能的是和胃肠黏膜的反射刺激有关。当食物吃进胃里,胃黏膜会形成条件反射分泌胃液等消化酶,而有些人胃黏膜比较敏感,反射性比较强,过度刺激就会让人想排便。

还有一种是对吃的食物产生过敏反应,胃肠道对食物不耐受,也会产生便意。

疾病也会导致排便次数增加,比如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炎症等,因此仅凭饭后就有便意而怀疑肠癌是不科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排便出现这些问题,需警惕肠癌

当肠道出现肿瘤时,不断生长的肿瘤组织会侵占肠道的空间,从而导致便秘,便便形状改变,便血和黏液等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大便带血、黑便。便血是肠癌的早期信号,虽然便血很容易被误诊为痔疮,其实两者可以区分,肠癌便血一般是黑褐色,而痔疮便血通常是鲜红色,往往是大便表面带血,或者擦拭后厕纸上带血。

2、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如果是直肠癌,会发生在靠近肛门的位置,这个时候肠道口会变窄,大便会变细引起便秘,而肠道为了排便,会加快肠道的蠕动,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的症状。

3、大便形状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长的肿瘤组织会侵占肠道的空间,导致大便会变细变扁,出现排便困难。

4、肛门有坠胀感。直肠癌的典型表现就是肛门有坠胀感,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不断刺激的结果,甚至还有可能摸到肿物,此时应该尽快到医院排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的消化能力,胃肠道黏膜的敏感度是有差别的,如果消化道蠕动比较快,排便间隔时间自然就会变短。

当然,如果只是受到饮食的影响,比如吃了过多辛辣生冷的食物,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不用太担心,对症治疗就可以了。

总之,排便异常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但并非所有排便异常都与肠癌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排便习惯和形式的变化,如果出现以上4个信号,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参考资料

[1]河南省肿瘤医院:吃完饭就想大便,会不会得了肠癌?肿瘤专家:想多了,还有这几种可能

[2]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科:吃完饭就有便意,是消化太好还是肠癌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