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大陆曾经流行过一首邓丽君的歌曲《美酒加咖啡》。

小时候听到这个歌名的时候,总在想,火辣的老白干,入口如刀,配上这个没见过的咖啡,究竟会是个什么怪味道。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第二杯。”

这几句歌词,现在听起来不仅平淡无奇,像白开水一样寡淡,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四十年前的大背景下,这是一种在朦胧、慵懒的慢节奏中,掺杂着些许神秘;昏暗的灯光下,让你大脑一片空白的若有所思,迷离的眼神里闪现又土又洋的脑电波。

emm……瑞幸配茅台,大抵也是如此。

之前生椰入咖啡,我当时就想,为什么没有将白酒和咖啡搭配出一款产品,包装后进行售卖呢。

现在看来,人家的营销思路比我清晰的多,要搭讪就搭讪个最好的,配上茅台,身价倍增。

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酱香爱拿铁,糊涂不提神。

500ml的茅台多少钱一瓶,19元一杯的酱香拿铁酒精含量0.5%,简单的一道算术题,就能算出,到底会不会放入真正的茅台酒。

酒精香精在某巴巴网站的价格大概是几百块/吨不等,不放牛奶都能调制出来香浓醇厚的牛奶味,调制个酱香型的口感,so easy。

欺骗消费者,没毛病;忽悠穷人,也算惩恶扬善。

好喝不好喝,看个人口味;吸引眼球,缴纳智商税,自己开心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瑞幸和茅台的合作,在我看来,不单单是一种产品合作的尝试,更像是茅台居安思危,想快速打开00后年轻人的市场。

00后或者延展到95后,真正喜欢喝白酒的少之又少,真等最后一代白酒消费者80后老去的时候,茅台的营销之路何去何从,就是当下要去考虑的问题。

茅台肯定想在Z时代的年轻人中,培养新的忠实消费人群,但一门心思就搞这种奇形怪状的网红产品之路,可就把路走偏了。

茅台公司需要褪去自己基因里的傲慢,彻底摆脱骨子里那种旧时代的供销社气质,放下国企的姿态,认真去了解新市场和培育新市场。

如果只是简单的打着“53度茅台酒”的噱头,打入咖啡市场,收获的只是一时的流量,时间久了,年轻的消费者不会去买单。

尽管把抽烟喝酒都简单粗暴的归纳为陋习,但我确实是个有着二十多年酒龄的白酒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粮液更符合我的白酒口味的喜好,可也不影响我对茅台的评价高度。

市面上能做酱香型白酒的酒厂很多,仅贵州一省就有习酒、金沙、珍酒,更不必说四川的郎酒,山东的云门,等等,就不逐一列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做出陈曲香的,确实只有茅台这一家,这是茅台闯荡江湖的独门秘籍。

假如咖啡里放的是真正的茅台酒,那种陈曲香瞬间就被咖啡的味道盖住了,只溶于酒精中的醛、酯、醇、酸等香味物质在高水分环境下析出,变成絮状物。

这种搭配,保证任何老酒鬼都品不出来味道,更别说不喝白酒的年轻人了。

零售指导价1499元,实际成交价超过2800元的茅台酒,在年轻消费者嘴里,跟20元一斤的那种散白没任何区别。

短时间看,“茅台咖啡”是火了一把。长久来看,在年轻消费者的潜意识里会培养出“茅台味道不过尔尔”的错觉。

2800元的味道跟20元的味道,明明没区别,就凭你叫茅台,就可以卖这么贵吗?

其实,我也不理解为什么茅台各系列为什么这么贵。

不说供不应求的“53度”,就以公认口感欠佳的茅台王子酒为例,本来都停产了,结果后来还涨价了。

像比较常见的茅台迎宾酒,原本也就几十块,味道也不错,很符合吸引潜在受众,也是突然涨价到将近200块,让销售者再次消费时候,犹豫再三。

茅台跟其他国企有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从来不注重市场的培育,简单说就是爱买不买,不买拉倒。

这就导致生产量和销售量成反比,业内在抱怨年轻人不买单、不理解的情况下,价格还在虚高,这种摆明了跟现阶段年轻价值规律对着干的方式,能让产品深入到年轻人心中才是怪事。

要知道,白酒这玩意,本来就不适合大口喝,小杯子小口品才是正路。

小酌几杯,细细品味,是我认为喝白酒的正确方式。

绝大多数白酒企业,为了去库存,争销量,有意识潜移默化所谓的“酒桌文化”。

以至于提到“白酒文化”,会让年轻人马上想到,白酒文化就是商业应酬,更是社会上的人情往来,是油腻中老年男性领导的粗俗和丑恶。

脑补下,一脸横肉、满脸油黄,被酒精浸泡下的厚重眼袋中闪现出的那一闪而过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凡目光扫过的之处,就算是霍金、史铁生、张海迪也得马上站起来,卑躬屈膝的敬酒。

这种敬酒,简直就是被剥夺了属于自己自由和尊严。

同样价格贵如茅台,同样一股子酒精味,为什么洋酒威士忌就能被很多年轻人认可呢。

问题就出在营销定位上。

白酒喝的是商务宴请,威士忌喝的是休闲时光。

对于把工作和生活边界化区分的特别清楚的00后消费者来说,对白酒的抵触就可想而知了。

想想唯一一家营销做的好的白酒品牌江小白,难喝是真难喝,可关键年轻人愿意买单啊,甚至难喝都已经成为营销卖点了。

白酒市场里做营销,江小白算得上是茅台的祖宗。

白酒营销还有一个反感的地方,就是一开始就逼着消费者接受高度酒,这种逼迫感带有旧时代的官僚作风,丑恶的官本位嘴脸,年轻人哪里会去买单。

咖啡配白酒,长远来看,是一次糟糕的尝试,不会有消费者持续买单,走流量甚至还不如做游戏或者电影的联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茅台价格的虚高,掩盖不住白酒市场的下滑,那为什么这几天还有这么多人为“酱香拿铁”这么奇怪的黑暗料理去买单呢。

供求关系是永恒不变的,晒朋友圈的永远都是“秋天第一杯奶茶”的那一茬老韭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