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环境协同反馈的灌溉施肥系统,该系统包括气象站、土壤湿度传感器、叶面积指数测定仪和控制器,气象站、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叶面积指数测定仪获得与农作物生长有关的日照时数、气压、气温、空气湿度、降水量、小气候环境2米高风速、太阳辐射、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率、含水饱和度、凋萎点土壤含水量、凋萎系数、叶面积指数参数后,传输给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与计算,得到入渗量、潜在入渗量、潜在作物蒸腾量、土壤表面潜在蒸发量和潜在蒸发量参数,进一步运算建立数学模型,形成灌溉计划。 智能节水浇灌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管理控制单元、核心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土壤环境检测单元、用水检测单元、施肥控制单元以及烧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管理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管理人员的远程/本地指令,并转发给所述核心处理单元;所述核心处理单元自动或响应所述指令向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和/或用水检测单元发送状态参数采集指令,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和预先存储的历史统计数据生成浇灌施肥决策信息;根据管理人员的控制指令或所述决策信息发送施肥/浇灌指令;以及,根据需要将所接收的信息转发给所述管理控制单元;所述土壤环境检测单元实时或响应所述参数采集指令获取与待浇灌场地的土壤环境有关的信息,包括土壤养分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核心处理单元;所述用水检测单元实时或响应所述参数采集指令获取与浇灌用水的水质和浇灌管道的水压有关的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核心处理单元;所述施肥控制单元响应所述施肥指令,控制溶入浇灌用水中的肥料类型和用量;接受施肥设备的指令反馈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核心处理单元;所述浇灌控制单元响应所述浇灌指令,对浇灌施肥用水的水质进行过滤处理;对浇灌管道的水压和/或出水量进行调节;接受浇灌设备的指令反馈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核心处理单元。”上述文件对于作物的灌溉施肥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现代精细农业对于灌溉施肥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对于智能化的灌溉施肥要求还是无法满足。
在灌水决策后如遇到降雨,降雨大于1mm时,停止灌水,同时记录降雨量,在土壤水分平衡模块中对土壤含水量进行相应的扣除,若作物生长环境为温室、大棚,其降雨量、小气候环境2米高风速均视为0。基于作物环境协同反馈的灌溉施肥系统包括,连通水源的进水管的管道首先经过主管过滤器,在经过水泵后依次连通主管电磁阀A、主管电磁阀B和主管流量传感器,主管过滤器过滤灌溉水源,水泵提供水流动力,主管电磁阀A和主管电磁阀B控制灌水管路的开启和闭合,主管流量传感器测得主管流量,在进水管的主管电磁阀A和主管电磁阀B之间,进水管连通施肥机支管A,在施肥机支管A上设置有支管电磁阀A,在进水管的主管电磁阀B和主管流量传感器之间,进水管连通施肥机支管B,在施肥机支管B上设置有支管电磁阀B,施肥机支管A和施肥机支管B经过本地操作端装置连接肥料桶,控制器被置于本地操作端装置内,本地施肥机进水口、注肥管、肥液过滤器、施肥流量传感器、计量栗、吸肥泵、压力变送器、EC测量仪、持压阀和出水管,肥液流动顺序为注肥管、肥液过滤器、施肥流量传感器、计量泵、混肥管道、水泵、出水管。当控制器打开主管电磁阀A、主管电磁阀B,关闭支管电磁阀A、支管电磁阀B,该设备不进行施肥作业,只进行进行灌水作业,执行灌溉计划。当控制器打开主管电磁阀A、支管电磁阀A、支管电磁阀B,关闭主管电磁阀B,主管道的灌溉水进入施肥设备,该设备进行肥料配比和肥料添加,混合好的水肥进入灌溉主管道,流入田间进行灌溉施肥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