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看当年,八月初一看来年。农历的八月也被称为“月母天”,其天气变化关系着来年的年景。俗话说:来年收不收,八月初一看三样,到底要看什么?晴天好,还是下雨好?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可预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看刮风

在农耕社会,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靠种地,而种地就离不开降雨。于是在很多节日之中,人们祈求最多的风调雨顺。风是大气流动的方向标,当地面的热空气上升之后,周边的冷空气就会流过来填补空缺,在空气横向流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风。

风的形成,代表着湿空气的上升,而湿空气上升之后,就会形成积雨云,就是降雨的基础。所以风是大气流动的方向标,风在前,雨在后,先风后雨为顺,先雨后风为逆。风调才能雨顺,风顺则气顺,生长在大气中的万物都顺。

所以李淳风说:风占灾异最验。凡候风,须筑高二十四尺,于上设竿,令其四达无隐,以鸡羽五两系其端,羽平则占。与岁月日时相对,以言顺逆,仍以六情推之,万不失一。因此每个节气的风向,决定着气场的顺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月建酉,八月初一也就相等于酉月的开始,此时斗柄指庚,即将到酉。天体之力在庚位,也就是西南偏西方位。斗柄的指向就是四季的顺风之位,春分斗指卯,卯在正东,因此春分刮东风,则五谷成。秋分斗指酉,于是秋分刮西风,则五谷大收。

《开元占经》中说:春分二月中,风从震来,五谷成,亦无盗贼。秋分日,风从兑来,五谷大收。夏至日,风从离来,五谷熟。冬至日,风从坎来,岁美人安。此时斗柄指向西南偏西之位,所以西南风和西风,就是应季之风。

八月的中气在秋分,秋分刮兑风,则五谷大收。凡是与此相对的风向,都为逆风。所以八月初一刮东风和东北风,为最不吉之风。此时风从艮来,秋气不和。风从震来,秋多雨雹,人不和,草木再荣。风从震来,也就是刮东风,风从艮来,就是东北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看下雨

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天气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是以三十天的倍数而变化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大气的韵律活动“。八月的天气与来年正月的天气相互对应,八月雨多,则来年正月雨多。

俗话说:云遮中秋月,雪打上元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就是八月十五是阴天,来年正月十五就容易是阴天和下雪。之所以用这两天,只是因为好记而已。当然也可以说成八月初一不见月,正月初一雪打灯。

八月与正月相互对应,于是八月也被称为“月母天”。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头一天,宜晴不宜雨,其天气变化影响着当年的年景。俗话说: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正月初一落雪片,三分有雨七分旱。正月初一雪一场,不问天公年成干。

既然正月初一晴天好,也就意味着八月初一晴天好,八月初一晴,之后的降雨就会比较少。老话说:八月初一晴,八八无水过田埂。八月初一早看天,红了那边旱那边。要吃来年饭,八月初一朝东看。所以八月初一,宜晴不宜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看露水

露水是金气凝结的产物,金为少阴,是万物收敛的力量。在金气的作用下,高空的冷气层不断下沉,迫使中间温暖的空间不断收敛而缩小。此时湿空气还没有上升,就遇到了低空的冷气层,从而凝结成了小水珠,就为露水。

露水的形成释放掉了空气中的湿气,也就无法形成雨水了,所以有露则无雨,有雨则无露。老话说: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明年收不收,八月初一一场露。

所以八月初一清晨看露水,有露大多为晴天,八月初一晴,此后雨水较少,来年正月就容易是晴天。正月初一晴,也就预示着年景较好。八月建酉,酉月开始于白露,因此八月初一也就相等于白露节气,宜晴不宜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听雷声

此时斗柄的指向即将到达正西酉位,斗柄的指向就是青龙七宿的心宿之位,也就意味着角亢之宿已经沉于地平线以下了。青龙西沉,雷始收声,所以八月初一不宜打雷。俗话说:八月初一雷,遍地出盗贼。八月打雷,遍地是贼。

书云:秋霹雳,损晚谷。秋后雷多,晚稻不见收。因此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不怕七月鬼,就怕白露水。白露是酉月的开始,八月建酉,所以八月初一,宜晴不宜雨,宜刮西南风和西风,宜见露水,不宜打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八月初一对应着来年的正月初一,于是这一天也是天医节,当天的露水就被赋予了各种力量。《述仙记》中说:八月一日以绢囊承取柏树下露,如珠子,取拭两目,明爽无疾。早上露水多,也就不容易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