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裴度求情,刘禹锡去了连州,柳宗元去了柳州,而柳宗元在哪里度过的自己人生最后岁月。

年少不知诗中意,读懂已非少年时。

初识《江雪》我看到的是四处白茫茫一片,万籁俱寂的江心上,一叶孤舟上静静坐着一位老人,他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垂钓。

单看画面,老人是孤独的,但他不向恶劣环境低头。

01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五言绝句是柳宗元一生真实生活写照。被称为世上最孤独的诗,但很少有人知道柳宗元为何这么孤独。

公元805年,是唐王朝多事之年。这一年,唐王朝换了两次主人。

正月,唐德宗驾崩,新继位的唐顺宗李诵刚上任就中风失语不理朝政。

八月唐顺宗“禅位”为太上皇,太子李纯即位,即唐宪宗。

权利转移的背后,带来的是朝堂官员的起起落落。

唐德宗暮年,时常围绕在太子李诵身边的王叔文、王伾(史书上常说的“二王”)为核心的政治集团,为拉拢势力,推动了“永贞革新”。

刘禹锡和柳宗元成为了“二王集团”的核心成员,一个人一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一个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

革新本是件好事,意在中央集权,削弱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

但革新刚开始,革新派内部已开始分裂,而既得利益者却较为团结。韦执谊不听王叔文调遣。

三位宰相,高郢无所作为,贾耽、郑珣瑜称疾不起,以表示与革新派不合作。

随后,王叔文失去翰林学位之职,又丧母失去职位,形式急转直下。

在这种形势下,变革新政运动已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随后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发动政变,逼迫唐顺宗“禅让”太子李纯继位。

首脑更换,这个革新集团的政治生命就彻底宣告结束。

而“永贞革新”的失败,演变成唐史中著名的“二王八司事件”。革新集团的八个革新人员统统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次年王叔文被赐死,王伾不久病逝。

柳宗元被贬永州,好友刘禹锡被贬谪朗州。

职场的失意,又与好友亲人分离,虽有书信慰己,但柳宗元内心是孤独的。

孤独的时候遇到伤心的事,会更加孤独。

当时的柳州是南蛮之地,蛇虫野兽俱多。又经过安史之乱,更是破败不堪。

不知道是舟车劳顿,还是水土不服,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刚到永州后就一病不起。

医药难求,天气逐渐炎热日子更是难捱,卢氏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唯一至亲的去世,又因带罪在身不能护送母亲的灵柩回乡,柳宗元伤心欲绝。

送走母亲灵柩后,他暂住在当地的龙兴寺。次年在回家途中他偶遇一场罕见大雪,回到住处他挥笔写下千古名诗。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我们再解读下这首诗的含义。

02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

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篾编成。

独:独自。

前两句: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后两句: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初看这首诗不带有一点烟火气,清冷得让人发寒。但诗人只用20个字,描绘出一幅极其简单而寂静寒冷的画面:四处白雪皑皑远离尘世,孤舟、穿着蓑衣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心独自垂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写它的背景,广褒无垠的大雪是纯洁美好的象征,它意在暗喻渔翁生活是如此清高、性格是如此孤傲。

这首诗越嚼越有味道,我们可以看出《江雪》是柳宗元的自画像。读出柳宗元清高背后隐藏的孤独。

这种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好像人生没有一点希望,仅仅是熬日子而已。

03

首先:“千山”、“万径”这两个词是点睛之笔,是为了陪衬“孤舟”“独钓”,如果没有“千”“万”这两个字,下面的“孤”“独”就平淡无奇,缺少感染力。

其次:山上的飞鸟,路上行人的踪迹,本是极其平常的事,是最一般化的动态形态。

但是,诗人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外加上“绝”和“灭”字,就是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烘托到极端的寂静和绝对的沉默,从而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静态描写在这种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显得玲珑剔透,让整个画面有了生气活跃起来。

我们把画面镜头拉长,前两句大轮廓描写是陪衬的远景,本不必精雕细琢大费周章。

但柳宗元反其道而行,他把背景的每一个角落交代的一清二楚。越细致就越显得夸张。

后面两句诗人把“雪”放在全诗末尾,并且同“江”连起来收尾,给人一种远距离的感觉。

他继续使用远距离描写,把镜头聚焦到江心,给读者一种可见而不可的感觉。

又让读者感觉到整幅画面,浑然天成不可分割。

只有这样,诗人才能迫切展示给读者那种摆脱世俗、超然脱俗的清高孤傲。

整首诗“雪”字笼罩全诗,诗人却把目光焦距在“江心”。他不动声色地写出了渔翁的内心世界。

“寒江雪”是整首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不仅把诗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更塑造幻画了老渔翁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老渔翁不畏寒冷,不怕雪大,忘掉一切,专心致志地钓鱼。

虽然形体孤独,但清高孤傲不可侵犯。

04

柳宗元职场失意,虽有永州司马头衔却无实权,幸有好友刘禹锡的书信慰己。

公元815年,被贬10年之久的柳宗元、刘禹锡重返帝都。

本以为复官在望,但当时武元衡在位,又因刘禹锡游玄都观作诗讽刺新贵,遂又遭贬官。

这次打击比10年前更重,柳宗元却没有怨言,他收拾行囊就准备前往柳州。

当他得知好友刘禹锡要去播州(今贵州遵义),于是上书求情希望和刘禹锡对调,刘禹锡的母亲已80高龄,旅途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