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一首新诗。毛伟人说一切都是相对的,鄙人深表认同。对我来说,这是一首新诗,但对他人来说,可能就是耳熟能详。这就是文化差异。我出生于六十年代,正赶上恢复高考,拨乱反正的年代,在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我算是幸运儿。但归根结底,我们所学的知识还是受到很大限制的。
鉴于上述情况,现在如果我说对于许浑这个人我不熟悉,也就情有可原了。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千古名句的。只是我不知道这是出自许浑的诗作。我从来不回避我的弱点和缺点,受历史和环境的影响,我个人势必也有很多局限,客观地讲,就是知识面不够广不够深不够全面,所以,才更需要不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资料记载,许浑绝非等闲之辈,系晚唐著名诗人,出生于现在的江苏省,成年后移家至今江苏镇江丁卯涧,后人因而称之为“许丁卯”。41岁那年,进士及第,先任虞部员外郎,后转任睦、郢二州刺史。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后人认为他在律诗方面可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来评价他。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总体来看,许浑算是大器晚成,只可惜生不逢时,好不容易进士及第,混了个一官半职,辛辛苦苦熬到了监察御史的职位,也已接近年过半百。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战乱频发,大唐王朝摇摇欲坠。在此背景下,许浑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不禁心生感叹,即兴写下了一首《咸阳城东楼》。诗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大意是:登上百尺高楼,不由地引起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的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在枯黄叶间。作为一个飘荡在外的人,就不要议论当年的繁华盛世了吧。过去的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地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浑这首《咸阳城东楼》是一首七言律诗。整首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表面上看是着重景物描写,实际上则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寓情,情景别致而凄美,愁苦而悲怆,意境蕴藉而苍凉,雄阔而高远,堪称唐人登临诗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