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万元利息一天1.9元,还不如一瓶水贵!”

你看过这样一则广告吗?

飞机上大妈晕机想吐,空姐建议升舱,但她没钱啊,有人帮她在手机上一通操作,成功网贷15万,大妈瞬间有钱了。

同一时段,类似网贷广告有5个,网友戏称“短短五分钟诓骗农民工欠款七十五万”。

美国一家研究公司曾发布过一份中国年轻人负债调查报告,3000多名调查者中将近87%的人使用过网贷,18岁到29岁的年轻人占一大半。

汇丰银行也公布过一组数据,中国百分之九十的90后平均负债12万。

这两组数字说明网贷不但离我们不远,还在年轻群体中大行其道,很多人都饱受网贷的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最毁三观的新闻非“裸贷门”莫属。

10G裸照和视频的压缩包在网上疯狂传播,涉及167名女大学生。

当这些东西传出去的那刻,女大学生们直接社死。

裸贷顾名思义就是裸体贷款,借款人用裸体照片或视频代替借条向放贷人借钱。

如果借款人不想还钱,放贷人就以裸照作威胁,逼迫借款人还款,否则就将照片公开或者发给借款人的父母亲友,更过分的还会逼迫借款人卖淫或肉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一26岁女子因赌博裸贷了5000块,几个月后还款却被告知要还550万。

女子还不起钱,裸照就被发给了所有亲朋好友,承受巨大压力的女子因此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一度想要自杀。

26岁的小颖是外企白领,税后工资8000多,虽然不算高,也足够很多人羡慕了。

可是,没人知道她却早已是负债族,负债高达22万。

第一次接触网贷是大学毕业前夕,有家网贷公司在学校做活动,注册送水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颖冲着水果注册了,当场获批1万额度,没想到这个额度很快就用上了。

彼时,在白领阶层流行去健身房健身,小颖为赶潮流,上班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健身卡。

但她的工资才2000出头,根本没钱办5000元的健身卡,于是动了网贷借钱的心思。

在网贷平台借5000元,分36期还款,最后共需还6000-7000元,“只要自己合理还款就问题不大”,小颖如此想。

第一个月发工资,除了还款,其余的钱全部用来买化妆品和包包,钱不够就从网贷平台借。

明明已经负债累累,小颖依然大手大脚,经常张罗请朋友吃饭消费,只要自己看上的东西,无论多贵都买下来,只要没钱就去网贷。

毕业第二年,小颖的负债已经高达22万,凭她的工资是还不起的。

为了还钱,她只能再去其他网贷平台借钱,这时她已经不在乎利息高低了,只要能放款就行。

小颖借过钱的网贷平台超过20个,又陆续办了好几张信用卡,方便以贷养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小颖连300块的欠款都还不上了,无奈只能低价卖了自己的手机还款,又冒险借了“714高炮”。

2018年,有一笔欠款还不上,催债电话打到小颖妈妈的手机上,妈妈才知道女儿欠钱了。

妈妈将仅有的两万转给小颖,以为能帮小颖堵上窟窿,实际上是杯水车薪。

为了还债,小颖辞职离开老家,前往北京寻找更多赚钱机会。

在北京,小颖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做兼职,每天只睡不到三四个小时,所有收入都用来还债。

更可悲的是,老家的妈妈为帮助小颖还贷,自己的收支也乱了,只能网贷借钱堵窟窿,没想到钱越欠越多,变得和小颖一样了。

就这样,一个人沾上网贷,一家人就全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提前消费,赌博也是很多人接触网贷的原因。

最近大火的电影《孤注一掷》中,王大陆饰演的高材生顾天之就是迷上赌博,进而接触网贷的。

有一天,他的工作室接到诈骗公司的赌博广告业务,没想到他成了这个广告的第一受害人。

顾天之认为得可以用数学计算出赌局的胜负概率,却没想过这只是诈骗团伙设的局,他们想让你赢,你就能赢,想让你输,你就得输。

为了稳住顾天之,诈骗团伙设局先让他赢几次,顾天之天真地以为自己真算出来了,还拉朋友一起赌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赌博,他卖了房子,卖了父亲给他买的车子,骗走了奶奶的全部积蓄,又从网贷平台借钱,最终筹集到800万,彻底疯狂赌人生最后一次。

大鱼终于上钩了,诈骗团伙自然不客气地无情收割。

这时顾天之才彻底清醒过来,绝望之下只能跳楼自杀了却余生。

赌博毁了顾天之的人生,网贷也是帮凶,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故事只存在电影中。

现实中因赌博借网贷的人比比皆是。

浙江的何女士很喜欢赌博,不但输光了自己全部积蓄,还从网贷平台借了5000元,约定5天后还款,但是只到手3500元,其余1500是手续费和服务费。

5天之后,何女士没钱还款,只能继续在平台上借款,这一次借一万,到手5000,第二天却要还款1万。

如此循环往复,四个月后何女士的欠款金额累计到550万。

为了逼迫何女士还款,网贷平台开始花式催债,使用短信和电话疯狂轰炸,将何女士的裸照发给她的所有亲戚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堪其扰的何女士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一度想要自杀,所幸家人及时发现。

后来警察将这个非法放贷的犯罪团伙抓获后,事情才结束。

赌博是无底深渊,网贷是背后推手,只有远离赌博和网贷,才不会被推下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豆瓣“负债者联盟”小组的成员,欠债原因几乎都是无节制消费、赌博和诈骗。

27岁的昊飞就是其中一员。

昊飞的工资不低,但还是不够花,他就用网贷付房租、买手机,请客吃饭、外出旅游。

由于钱来的太容易,根本不知道珍惜,只要手里有一点钱就消费,畅快淋漓的消费让昊飞产生一种自己不差钱的错觉。

可是随着负债越来越多,昊飞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每次临近还款日,就仿佛背负着一座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昊飞不得不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一年多时间钱不但没还完,还越欠越多,累积到10万元,女友也为这事和他分手了。

因为逾期还不起钱,昊飞也经历过暴力催收。

昊飞形容那段时间“不是人过的日子”,焦虑、无助,晚上睡不好,白天没心思上班。

最终昊飞找到了“负债者联盟”,在这里有人分享欠债经历,有人分享还贷上岸过程,大家相互鼓励,答疑解惑,期盼能早日还清贷款,过上正常生活。

不得不说,人啊,只要沾染了网贷,就像陷入无底深渊,从此再无宁日。

既然网贷的水这么深,为何还有人频频上套呢?

首先,网贷的贷款门槛低、放款速度快。

与普通贷款、信用卡相比,网贷的门槛超低,不需要抵押、不查征信,哪怕你是黑户,只要有身份证就能借钱,而且只需用手机简单操作下,十几万分分钟就能到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吸引月光族和剁手族,借款前他们把你当上帝,借款后他们把你当奴隶,

其次,网贷的利息套路多,各种花招变相收利息。

比如用“日利率”“月利率”唬人,乍看之下感觉利息很低,会让缺乏金融知识的人产生“利息不高还得起”的错觉,但实际计算的年利率能高达百分之几百。

还有“714高炮套路”,是指借款期限7天或14天的短期贷,但放贷人会收取巨额“砍头息”。

而“砍头息”就是网贷平台从借款人的借款金额中扣除一部分,当作手续费和服务费。

举例:某人向网贷平台借款1500元,到手钱只有1050元,那450元就是砍头息,但是还款需要按照1500元计算利息。

如果还不起钱,他们会建议你再借一笔,依然是砍头息那套,利滚利,最后1050可能会变成几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网贷的还款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借钱时,想借就能借;但还钱时,可不是想还就能还。

自动扣款不扣钱,主动还款还不了,客服联系不上,只能看着自己逾期。

但只要发生逾期,网贷平台立即出现,要不建议借款人重新借一笔,以贷还贷,要不拼命催收,收取巨额逾期费。

如果借款人不想还钱,马上就能明白什么是暴力催收

短信和电话骚扰是常规手段,往往都是成百上千条,辱骂、恐吓、各种脏话不堪入耳。

进阶手段是爆通讯录,骚扰欠钱人的所有亲友,让欠钱人在亲友面前抬不起走,直接社会性死亡。

更卑劣的手段还有上门催债,堵门口进行人身攻击、泼油漆、PS遗照,逼迫卖淫或肉偿,甚至送假法院传票恐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暴力催收后,借款人好一点的结果是家人帮忙,东拼西凑勉强还上钱。

有不少人实在还不起钱,最后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被逼上绝境只能自杀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债者联盟”豆瓣组有57000多人参与讨论,成立于2020年的“反借贷”豆瓣组,则有17000多人在线发帖。

许多年轻人讨论的话题大多是:花呗逾期两年怎么办?被强制执行的第三年;如何与惠民贷协商还款?

也有人在发帖默默记录每天还款的进度。

网友@攒钱罗曼史在帖子中写道,30岁负债44万,如今还款第7个月,已还55285。

帖子下不少人互相加油打气,努力赚钱,争取早日上岸。

看到这里,或许有许多人并不同情这些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但是说实话,现在点个外卖,都能弹出网贷的广告,一不小心就背上贷款。

这些无孔不入的借贷广告,不让人上当都难。

打开任何一个网购平台,付款时全是消费贷、分期贷的选项。

针对越来越疯狂的网贷现象,国家也出台过相关政策,限制、禁止网络贷款野蛮生长,但年轻人最终需要靠自己。

“超前消费”只能一时爽,借来的终究是要还回去,而且还是变本加厉地还。

所有的礼物,都要付出代价。

参考资料:

豆瓣《负债者联盟》《逾期负债上岸》小组

光明网-“网”在网贷里的年轻人

株洲晚报数字报-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

新浪财经-新型网贷诈骗套路多,目标指向年轻人

红网-“网贷大哥”被抵制,演员接广告还需悠着点

Vista看天下-网贷陷阱自救攻略

作者:南星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