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受了那贡院的熏陶,许是秦淮河文化底蕴深厚,教坊里涌现了一批颇具才情的女子,她们知书达理、才情非凡、品行高洁,在那动荡不安的时局中经历家国之悲,遭受离乱之苦,并留在了历史的画卷中,熠熠生辉。

才子佳人的故事从来都是街头巷尾最津津乐道的话题。故事始于明末崇祯年间,芝兰玉树的名门公子爱上了颇具才情却流落教坊的名妓。男主人公是户部尚书之子侯方域,明末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在散文上造诣颇深;女主人公是媚香楼颇具才情的李香君,虽然流落风尘,却有一身傲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香君的人生轨迹:从大家闺秀到流落风尘,再侯方域相恋,后又被迫分开

李香君原本不姓李,姓吴,父亲还曾经在朝为官,如果不是因为得罪了魏忠贤一党,她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大家闺秀。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八岁的李香君因为家境败落而流落风尘之地,从此改姓李,叫李香,这个名字远没有李香君传播度广。“香”,是沁人心脾的香,却也免不了媚俗,添一“君”字,意蕴便大不同了,是像君子兰一般品行高洁

虽然李香君流落风尘,但好在碰上了直爽仗义的养母李贞丽,对她颇为照顾。李香君在这里学习琴棋书画,她天分颇高,习得了一身技艺。

琵琶声绵绵不绝,歌声轻柔婉转。这样的女子怎会被埋没,李香君的才情被广为传扬,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白面书生都知道媚香楼里有个李香君,非同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面青衫的侯方域踏进了歌声婉转的媚香楼,叩开了李香君的门。

李香君房间的摆设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别有一番格调,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只是一眼,他就知道这个女子必定不俗,和那些只晓得捣鼓胭脂水粉的青楼女子不同。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江水悠悠,孤舟独行,右侧题有一诗:“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画工不俗,诗句更是颇具才情。他在看墙上的画,看得频频点头,而李香君在看他,看得心微微一动。

侯方域问那墙上画是何人之作。李香君带着些羞涩如实回答,那是她闲暇时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如芙蓉色,生得这样一副好相貌的女子,还这样有才华,侯方域顿时心里涌起一股柔情。两个人目光对上,眼波流转之间,情意初定。

媚香楼里他们二人两情相悦,煮酒烹茶、吟诗作对,过得好不快活。既然心中已有良人,梳栊势在必行,侯方域从友人杨龙友那里弄来了足够的银子,还送了一面扇子给李香君,扇子上吊着他家祖传的扇坠,这是对李香君的认可。

谁知那用来梳栊的银子却埋下了祸根。银子并非杨龙友的,而是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暗地里通过杨龙友给他的。阮大铖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人品低下。

李香君得知此事后,怒气冲冲,认为侯方域绝不能结交这种人。阮大铖是有才情不错,但他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是魏忠贤的党羽,这样的人绝非善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侯方域觉得李香君分析得很有道理,也就下定决心再不和这等小人来往。两人协商后,变卖了许多首饰,总算将钱凑齐还了回去,此事就这样过去了。

时局动荡,崇祯帝于煤山自缢,弘光帝在金陵建立了南明政权。那阮大铖竟然得到了弘光帝的重用,他想起当初侯方域不肯同自己结交这桩事就来气,现在有了身份、有了地位,自然要报复一番,不然心中那口气不出意难平!侯方域被他逼迫离开了秦淮河畔,李香君则在媚香楼闭门谢客。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侯方域团聚,山河支离破碎,清军步步紧逼,他们的爱情也遭受了挫折。

只是,她还没等来侯方域和她团聚,却等来了田仰要将她纳为妾室的消息。田仰是弘光帝面前的大红人,喜欢美人,尤其是她这样才华横溢的美人,娶回家看着、抱着,定是爽快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香君坚决不从,一女岂能侍二夫,她已经和侯方域有了夫妻之实,两人情投意合,在月下海誓山盟,如今怎能再嫁旁人?

在田仰的逼迫下,李香君一头撞在了栏杆上,血溅当场,一滴滴的血落在侯方域送她的白面宫扇上,触目惊心。

世上竟有如此烈女,抵死不嫁,田仰派来迎娶的人马只好悻悻而归。洁白无瑕的宫扇染上了一点儿红色。虽然污了扇子,却成全了名声,赢得了气节。杨龙友就着那点触目惊心的红,画出一朵朵盛开的桃花。床榻上,李香君手执宫扇,思念着侯方域。

阮大铖从来就不是个知难而退的人,他这个人越挫越勇,李香君是有血溅宫扇的决绝,但他就是想好好修理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女人。

深得皇上宠信的他,脑中又闪过一个念头,这李香君歌喉婉转、歌声悠扬,最合适在宫中做歌姬。于是,他带着皇上的旨意出现在媚香楼,李香君这次想拒绝也拒绝不了。

她在宫里牵挂着侯方域,侯方域也在异乡牵挂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兜兜转转又团聚,可惜却摆脱不了的青楼女子身份,最后却给了她致命一击

清军南下,城破了,宫里的男男女女都匆匆逃亡,她也跟着人潮往外跑去。远处炮声震天,她逃出了皇宫。可人潮汹涌,侯方域在哪里?她看不到,侯方域也找不到她。到处都是火,打打杀杀的声音哪里都听得到。

于是,她去了栖霞山,想要出家为尼。幸好侯方域找到了她,两人相拥而泣。

已过经年,她已经不再是只懂吟风弄月的青楼女子,连串的变故、打击让她变得沧桑了许多。侯方域也不是那个白面书生,国破了,山河不在了,他入清朝为官了。

好在兜兜转转后,经历了山河破碎,他们二人最终还是团聚了。他们紧紧握着彼此的手,相对无言,感受着这种失而复得的喜悦。他带着她回到了家中,以吴氏女的身份做了他的妾,婆母、夫人对她倒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经历了半生坎坷,终于找到了归宿,她在众多姐妹中实属幸运。

然而,好景不长,她曾流落青楼的事终究还是被侯父知道了,风尘女子,素来上不得台面。虽然她一向隐藏得很好,然而纸包不住火,她最终被赶出了侯家。

她也曾是武官之女,无奈家道中落,才落入风尘之地,可她从未自甘堕落,一直品行高洁、颇具才气,但是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封建家庭里,却还是得不到承认,哪怕她素来通情达理也无济于事。

侯方域心疼她,又将她接了回去,他爱的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但是父父子子,他熟读诗书,晓得其中的道理,只能迫于无奈,眼睁睁地看着她被赶去庄园。他心中有愧,常常去庄园里看望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堵不住的流言蜚语,忍受不完的白眼、轻蔑,那些人曾在青楼里流连忘返,转眼却又破口大骂。出生是她的心头疤,她无力改变,只能默默忍受。

郁郁寡欢最伤身,心有郁结万事愁,她没熬多久就去了。那宫扇上的桃花依然开得正好,执宫扇的素手却永远地垂下了。

李香君,人如其名,她抵死不从的那一撞,让人惊叹她的气节和决绝。

溅血画作桃花扇,宫扇上的血都是她对侯方域至死不渝的情,此情感天动地,闻者落泪。

颠沛流离的一生、坎坷艰辛的遭遇,没有将她击垮,摆脱不了的青楼女子身份却给了她致命一击。侯方域不在意又如何,这世上的白眼、侯家上上下下的轻视,无不让她抑郁、惆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到最后

写到最后

后来,清朝文人孔尚任根据这一则才子佳人的故事写出了“借悲欢之情,写离合之感”的《桃花扇》,一时广为流传。剧作里的他们最后也没能携手与共,在国破山河碎的时代,儿女私情不过是如沧海一粟般不值一提,他们二人双双出家。

就这样终止的故事,留给人无限思考,故事里的李香君没有郁郁而终,他们都选择在木鱼声中回味着这写满悲欢离合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