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是整个儒学思想的核心。什么是人性论呢?比较专业的定义是,探讨人性及其来源,人性的异化及复归的问题。这个定义乍一看,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

若要理解人性论,那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人性。那么,什么是人性呢?人性就是指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属性,是使得人与禽兽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规定。人与禽兽都属于动物的范畴,那么是哪些特性是人类专属,而禽兽却没有。现代人区别人与动物,可能想到最多的是直立行走、劳动、大脑等生物性的特征。但在古人看来,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天赋的道德意识,儒家把它概括为性善论。

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使得人有了善恶高低的区别。这个相近的“性”究竟是什么,孔子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把这个“性”总结为人心固有的良知良能,建立起了性善论。他举例说,无论什么人忽然看到一个小孩子即将掉入井中,都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由此说明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等道德情感不受种族、文化、身份地位、教育水平的限制,不是思考、权衡的结果,完全是自然而然、出乎人的天性,因而是天赋的。

孟子又把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称为四端,分别对应于仁、义、礼、智四德。主张人的道德是由人的天赋四心(四端)扩充、发展而来,而并非后天习得,即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是性善论的主要观点。如果善是本性固有的,那么恶从哪里来的呢?孟子认为,恶是人的善端受情欲、后天习性蒙蔽的结果。

善发端于人心天赋的良知良能,是人心固有的本质规定。这种性善论观点,在孟子时代就遭到过批评,为此孟子和告子发生过多次争论,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陈国人世硕,则主张人性有善有恶论。“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荀子则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心善的道德意识恰恰是后天教化的结果,情欲才是人的天性,顺应它就会产生祸乱,因此心的本性是恶不是善。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到了宋明时代,理学家和心学家从形而上学的高度重新阐释和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使之成为儒家的标志性观点,确立其在儒学中的主流地位。他们认为,人性来自于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全体的、至高的善,所以人性必然也是纯善的。但是,人在禀气赋形的过程中,由于所得之气有清浊、昏明的不同,再有后天习气的熏染,都会遮蔽人纯善的本性,从而产生 了恶。所以只有通过严格的修养工夫,才能恢复到人心纯善的本性。人性虽然是善的,但道德的养成则需要通过积极用世、谨慎敬业、“择善而固执之”的自觉修养过程来实现。

人性的来源问题,宋明儒学家从形而上的高度上给出的答案是人性之善来源于天命之善,也就是上天赋予的。其实,这种观念源远流长。在古人看来,天最高也最大,是世间万物中最高、最大的权威。殷商时期,人们把天当作人格神来崇拜,称为“帝”或“上帝”。到了周代,天的人格神色彩逐渐淡化,开始凸显其德性意义。如“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孔子创立儒学,进一步将天的概念改造为道德义理之天,使天成为个体道德的内在根据。如“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以后,儒家后学又不断对德性义理之天进行发挥。概括其观点,基本认为,天化育生养万物,并赋予、规定了万物的本性。人作为天所化生的事物中最为灵明的特种,最为完备地秉承了天命善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说,人之 为人的一切德性的终极根据是天。天是人性的根据,天的至善体现为人性本善。

人性的异化,也就是纯善的本性如何出现恶。其实,还是孔子那句话概括的好,“性相近,习相远”。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遮蔽了善的本性,从而发生了异化。人性的恢复,也就是如何使异化的人性恢复如初,这便是“工夫论”的主要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