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消息网11月1日报道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AI)揭示出印度河流域约6000处考古遗址。

考古算法的“神眼”已经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大约6000处潜在遗址。

这一发现以及相关算法的设计和训练过程都是伊万·贝尔甘索的博士论文的一部分。贝尔甘索是一名拥有计算考古学博士学位的电信工程师,也是西班牙罗维拉·维尔吉利大学加泰罗尼亚考古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该研究项目由加泰罗尼亚考古学研究所的埃克托尔·奥伦戈和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计算机视觉中心的费利佩·伦布雷拉斯领导。

“这些都是当今的工作方向,是多个专业的结合,”贝尔甘索向《先锋报》介绍道,“认为我们将能够拥有世界考古地图的观点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我们的团队走在了世界计算考古学的前沿。”

贝尔甘索的论文描述了考古算法如何在印度河流域约47.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定位约6000个潜在的考古遗址。这是古代地貌和景观重建领域一个前所未有的里程碑。

贝尔甘索计划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印度。

这位专家之所以能在那片区域开展研究,得益于其导师奥伦戈与英国剑桥大学的关系。剑桥大学图书馆和英国图书馆保存着非常详细的殖民时期地图资料。有了这些地图,数字工具就能够在核实考古信息之前和之后得到训练。

贝尔甘索说:“我们首次引入人工智能,在算法中设置好当前可以确定的遗址数据:位置、形式……一个土墩、一件陶器。它必须不断验证它学到的东西,直到它能实时检测出发现的每样东西是什么,直到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积极识别结果。”该研究用到的技术之一是激光雷达,它可以从空中扫描地面。

最有价值的用途之一可能是,可以用这些系统来有效地实时监控考古现场,以防范盗窃和文物古迹面临的其他威胁。

这种方法看起来就像魔法,不仅能通过分析古代地图提供这些惊人的发现,还为考古学开辟了几乎无限的可能性。它已经被用于以下方面:分析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殖民时期地图、搜寻古希腊遗址内的陶器,以及扫描加泰罗尼亚地区古迹的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