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的浙南小城,这里经济繁荣,交通发达,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短短四天,我们去了忠义街、国旗馆、塘河夜游、圣井山、九珠潭、曹村、幸福谷、寨寮青空等旅游景点,有山有水,有江有海,有全国重点文物,有了不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文物古迹,我们会想到玉海楼、利济医学堂、圣井山石殿,说到自然风光,我们会想到九珠潭、寨寮溪、圣井山,说到人文风情,我们会想到国旗教育馆、曹村、忠义街,那么说到非物质文物遗产,会想到什么呢?当首推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缘自于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唯一木活字印刷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的实物明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字印刷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以前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应用,只是后来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失传,而瑞安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却因为当地王氏家族印刷族谱的需要,而世世代代的传承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当地《王氏宗谱》记载,元代初年,原本隐居在福建省安溪县的王法懋开始把木活字印刷技术引入族(宗)谱编修事业,明代正德年间,王法懋的部分后裔由福建迁入浙江平阳。清代乾隆元年(1736),王法懋五世孙王应忠率其子孙由平阳迁入东源,而这种工艺也随之在东源扎根,并世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印刷技术如此发达,效率更高,为什么当地还要延用木活字印刷术呢?当地老人是这样说的,木活字印象成本低、效率高,而且纸在谱就在,现代印刷的文字可能几十年之后,字体就模糊了,而木活字印刷的族谱只要纸不坏,就可以一直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史料记载,当初毕昇在发明活字印刷的时候,最早就是用的木活字印象,只是后来发现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最后才改成泥活字印刷,但是后来人们慢慢找到了不易变形的棠梨木,完美改善了这些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到来的时候,正好遇上一位非遗传承人,于是在它的指导下,大家都进行了体验,据传承师傅说,木活字印刷需要选取上好棠梨木,经雨淋日晒自然干燥后,切割成相应规格,制成字模,刻字模的的时候需要先在字模上写字(字形与印刷体相反),然后再将多余的地方用刻刀刻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字模刻好后,印刷的工艺更加繁琐,需要经过开丁、誊清、检字、排版、校对、刷印、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装线、封面、装订等工序,我们在现场体验了刻字、印刷两道工艺,最后还请师傅将将自己印刷的作品进行了封订,带回家里留着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6月,木活字印刷技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5日,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以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名义,列入世界“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高速发展,老祖宗发明的木活字印刷技术已濒临灭绝,会制作的人越来越少,能在瑞安这个地方,看到如此鲜活的非物遗产,真的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