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合战争结束后,中共西北野战军前委于9月13日至22日,在合阳雷家庄召开了第三次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加强请示报告制度的问题。关于加强请示报告制度的问题,党中央从1月8日起先后六次发出指示。9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又进一步要求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坚决克服无政府无纪律状态,集中权力于中央。为此,西北野战前委三次扩大会议组织与会人员学习讨论了党中央的上述指示精神,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训令》,“一致认为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现象已给了党不少损失……若不引起高度警惕,坚决克服,将阻碍或推迟全国胜利。即使全国胜利了,亦难巩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8日,中央及中央军委通报了西北前委扩大会议就这一问题所作的决定,10月9日,中央军委又向各前委、各军区推广和介绍了《西野前委关于执行报告制度之检讨态度与办法》,要求秋冬两季,地委和旅以上党委,均应遵照中央指示,“一律作出简明决议,呈报中央及军委,不许有例外。”这次前委扩大会议还听取了张德生《关于新区地方工作报告》以及张宗逊、刘景范关于新区的财经政策和供给制度的报告。会议结束时,彭总作了重要讲话,重申了西北野战军“今年基本在渭北作战”,“继续大量歼灭敌人,扩大解放区”的既定方针。

9月26日,中央军委批准西北野战军前委增补阎揆要、廖汉生、许光达、王世泰、徐立清为前委委员,连同原先的彭德怀、张宗逊、王震、甘泗淇、刘景范、张德生、赵寿山,共12人组成。

此后,各纵队、旅、团党委一般进行了加强组织纪律问题的检讨,旅和纵队均作出了报告制度决议。

敌三十六师被歼后,彭总曾致电中央军委,请示9月下旬开始秋季攻势。毛主席于8月11日当即复电:“歼灭三十六师甚慰。目前我军尚有余力,敌三十八师等部又有歼击机会,则可于休息数日后再打一仗。否则应即收兵休整若干天,然后再在渭北寻机歼敌。”指出:“敌军摆成一线,利于我各个攻歼。”“在渭北再歼击几部胡军,对于抑留胡部在陕不向中原进犯又是一大利益,故我们认为目前一个较长时期,宜在渭北打胡。”9月15日,毛主席再次电示彭德怀“9月起全国各区均有大战,希望你们配合。”“你们可作一个月休整计划,9月15日完成。”根据毛主席的两次电示精神,西野各部从8月15日起,在澄城、合阳地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休整,总结了澄合战争的经验教训,补充了兵源,进行了攻坚战术训练,为秋季攻势进行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和深入的思想动员。

8月底,胡宗南亲赴大荔,召开了“冯原作战检讨会”,宣布对钟松撤职留任,以观后效,对三十六师团以上主官严加斥责,将二十八旅旅长及八十二团团长逮捕法办。为振奋士气,胡宗南还规定了许多杀律,冀图挽救败局。之后,胡宗南对所部各军作了重新部署:整编第一师驻富平、耀县;整编第九十师(欠五十三旅)、七十六师(欠二十四旅)驻蒲城;整编第二旅驻铜川;新编第九旅驻三原、淳化;骑兵第三旅驻泾阳;第二○三师驻彬县、礼泉;整编十三师驻灵宝、潼关;整编二十七师驻商洛;第五兵团司令部附三十六师残部、整编十七师和三十八师驻大荔及其以北。胡宗南将13个师(旅)中的12个部署于渭北一线,不难看出他的用意:构成以大荔为中心,以重点交通干线为依靠的预防体系,目的在于阻止西北野战军南下或西进。

为贯彻毛主席关于再歼灭胡宗南几个旅,配合刘邓中原作战的指示,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决定于10月初发动荔北战争。彭总根据敌军布防的特点和漏洞,采取了分割包围,穿插迂回的战术,作出了如下部署:以四纵(欠骑六师)为中路正面攻击;以一、二、三、六纵队分别向敌侧背包围攻击,采取切割办法,各个歼灭。另外,以三纵一个营配合黄龙军分区及韩、合地方武装策应朝邑、平民保警队起义;以骑兵六师、警备四旅、关中军分区二十一团、渭北总队等部出击咸铜路两侧及蒲城地区,钳制、迷惑敌军。

10月5日,我参战各纵队进抵合阳以南寺前、水丰等地。6日拂晓发起总攻。三五八旅七一四团直插敌军心脏,切断敌十七师师部与其四十八旅的联系,活捉旅长万又麟,为战争的胜利制造了条件,我二、四纵队攻占两宜、双泉、临皋、凤栖,切入敌十七师和三十八师之间,打破了敌军整个预防部署;三、六纵队攻占了北党、寺前、醍醐镇。敌十七师失去四十八旅依靠后,仓皇撤退,我军乘胜追击。

战至黄昏,敌四十八旅大部被歼;永丰敌三十六团被围;韦庄十七师师部及十二旅三十四、三十五团夺路向西南突围。我全军主力在追歼敌十七师的同时,于7日晨又转向对敌三十八师的攻击,至15时,歼灭敌三十八师一七七旅五二九团和五十五旅一部,敌三十八师残部向西南溃逃。二纵队乘胜追击,俘敌千余。三纵队追至船舍渡附近时;歼灭前来增援的敌十一师四九九团一部。被围于永丰镇的敌三十六团多次突围无望,于当晚被我四纵全部歼灭。四纵队乘胜挺进蒲城以东之孙镇、桥头地区。

10月5日,我四纵队骑六师攻占铜川东北周家岭,击溃援敌一个团。6日,警四旅攻占蒲城高阳镇,歼保安团1个营,收复了白水县城。朝邑保警队、常备队1100余人,在南进支队策应和地下党的组织下,当日举行起义,解放了朝邑。次日又解放了平民。至此,黄河以西、洛河以东除大荔和船舍渡外,均告解放。

为了挽回荔北败局的影响,胡宗南从耀县、兴平、潼关等地调集整编第一师、第六十五师和第十三师一三五旅等部,会同大荔地区的整编九十师、七十六师与三十六师、三十八师残部,于10月10日起进行了疯狂反扑。为打退敌军的进攻,我西北野战军一、二、三、六纵队以敌六十五师为重点打击目标,并以四纵队一部监视蒲城之敌,主力东渡洛河向敌侧背迂回攻击。12日,我参战各部队发起了对敌六十五师的总攻击,战至黄昏,歼敌六十五师五六○团全部及五六一团两个营,并将敌六十五师一六○旅包围在一个土寨子里,我主攻该敌的二纵队多次发起攻击,伤亡1300余人,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时,由大荔赶来增援的敌军三个步骑团突破二纵防线,与寨内敌军会合,加大了攻寨难度。加上右翼攻击胭脂山、西汉村的部队因地势限制也无大的进展。彭德怀考虑到再战于我不利,即下令于黄昏后停止进攻。我四纵队也因此停止东渡洛河。13日,敌军集中了13个旅的总兵力,以密集队形,步步为营的方式向前推进,于14日进占太峪河以南高地及露井镇地区。我主力遂于14日放弃澄城、合阳向北转移。之后,敌军相继占据了合阳、澄城、平民、朝邑。我主力部队退至冯原镇、赵庄镇、百良镇地区休整。

乘敌军主力东进、后方空虚之机,我四纵队并指挥警备四旅于14日至17日接连攻击蒲城、富平地区的龙阳镇,党睦镇、兴市镇、美原镇、流曲镇等地的地主武装和敌正规军留守部队,歼灭敌第一师一旅山炮营等700余人,17日撤至白水县林皋,新窑地区休整。至此,荔北战争遂告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荔北战争前后两个阶段,历时半月,歼敌整编十七师、三十八师和六十五师大部以及整编第一师和第三十六师各一部,其中我四纵歼敌2000千余人,歼灭敌一个山炮营,缴获各种炮17门,轻重机枪92挺。荔北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大胆采纳了切割包围,穿插迂回的战术,为我军在平原村落密集地区的攻坚战进一步积存了经验。另外,部队较为充分的休整,地方党及其武装的配合,以及有力的后勤保证为这次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次战争的缺点是对第二阶段胡宗南集团放弃后方守备阵地,集中兵力迅速反扑的新战术估量不足,所以我主力部队兵力部署过于分散,难以打破敌军密集防守与全面进攻相结合的攻防阵势;对敌军立刻反扑和改变战术也缺乏思想准备,所以未能达到全歼敌六十五师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