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我省在青海民族大学设立首家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我省民族学学科建设、引育民族学高层次人才、提升民族学科研水平、促进高水平有影响力民族学成果产出搭建了平台。

青海省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立是我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省人社厅持续深化省情认识,围绕民族地区人才“引育留用”重点任务,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积极构建“产学研育用”一体化平台,引导博士后发挥技术带动、创新示范作用。截至目前,我省累计设立17家博士后科研站点,涵盖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高原交通等特色领域和作物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优势学科;累计招收博士后69人,主持开展科研项目150项,申请专利69件,获批34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50篇,专著9部;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42项,获批26项,为推动民族地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悉,省人社厅将按照《青海省博士后工作分级管理实施方案》,向青海民族大学发放一次性建站经费,指导青海民族大学建立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做好博士后人才引进、使用、评价、服务保障等工作,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啸宇

编辑:李娜 责编:鲁东 监制:马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