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加强中外肿瘤领域交流,提升肿瘤诊疗水平,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美中爱瑞-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2023肿瘤临床学术年会(Arion-UPMC Annual Forum of Clincal Oncology)”于2023年11月11日于北京拉开帷幕。

大会主论坛由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担任名誉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院长徐仲煌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科研副院长马志强教授担任大会主持。

专家汇聚,共同见证肿瘤精准诊治历史一刻

会议伊始,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主任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树庚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发表致辞。徐兵河院士简要回顾肿瘤诊疗现状以及健康中国2030目标达成的艰巨性,提出肿瘤新药研发、肿瘤患者管理以及安宁治疗对于肿瘤患者生存获益的提升中的重要作用,期待2023肿瘤临床学术年会带来肿瘤诊疗新思考。肖渊主任则提出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的研发现状,提出本次会议的主题契合当前肿瘤领域的发展趋势,期待医学同仁们共同努力,为中国肿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高树庚教授则肯定了中外交流对于肿瘤诊疗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相信此次会议将为肿瘤领域相关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院士发表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医学部肖渊主任发表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树庚教授线上发表致辞

朱军教授以及徐仲煌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发表致欢迎辞并介绍与会嘉宾,期待会议通过聚焦前沿,带来中外思想交融与智慧碰撞。欢迎辞结束后,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了会议的开幕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致欢迎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徐仲煌教授致欢迎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马志强教授主持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会议开幕

随后,会上进行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的细胞治疗项目技术转让协议签约仪式,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相信该细胞治疗项目技术转让协议的签订能够进一步加快细胞治疗项目技术的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应用的拓展,并最终让更多肿瘤患者得到更高质量更长时间的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双方代表签约

百花齐放,肿瘤精准诊治前沿再探讨

会议的学术部分分别由三位中外专家从不同角度、维度对肿瘤精准诊治前沿进行了主题分享。

  • 话CAR-T治疗前沿,思淋巴癌精准治疗

朱军教授带来题为《CAR-T治疗淋巴瘤的现状与展望》的内容分享。朱军教授提出,对比国外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我国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获益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国淋巴瘤疾病负担逐年加重,但同时诊疗模式的规范化以及多学科专科化发展也显著提升了诊疗水平,更重要的是,新型治疗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就包含CAR-T治疗为代表的细胞治疗。CAR-T治疗目前临床试验众多,但因为该治疗的特殊性,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真实世界的临床应用都需要重视生存质量和效价比,加强患者全流程质量管理,而现有的证据提示联合治疗可能是提高CAR-T治疗效果的重要策略,期待未来的持续探索能为淋巴瘤诊疗水平提升再添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带来主题分享

  • 谈免疫治疗新方案,品妇科肿瘤精准诊疗

匹兹堡大学和匹兹堡大学马吉妇女医院的妇科肿瘤学教授Alex Olawaiye教授带来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妇科恶性肿瘤的前沿进展》的主题分享。Alexander Olawaiye教授首先简要探讨了肿瘤药物开发的基本原理,回顾了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一线免疫疗法/化疗联合治疗方案的发展以及用于治疗卵巢癌的一线PARP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情况,通过评估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治疗进展,提出目前免疫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而PARP抑制剂是卵巢癌一线治疗中的重要药物选择,但更多优化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匹兹堡大学和匹兹堡大学马吉妇女医院Alex Olawaiye教授带来主题分享

  • 思AI应用前沿,探AI肿瘤精准治疗新方向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首席医疗官孙旻教授带来了名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recision Oncology人工智能助力肿瘤精准治疗》的主题报告,着重探讨了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AI应用的现状及展望。目前AI在诊断方面可以助力乳腺成像诊断和乳腺活检决策,减少一半不必要的乳腺活检,并可用于液体活检[细胞外囊泡(EV)、循环肿瘤细胞(CTC)],使用Al跟踪和采集特殊标记的CTC,在治疗方面,利用Al转录组数据可预测药物敏感性,包括通过基因特征预测奥沙利铂的疗效,筛选预测PD-1单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以及通过基因特征预测乳腺癌化疗的获益等等。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更深入的进展为肿瘤精准治疗带来新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孙旻教授进行主题分享

尾声

主论坛的尾声由殷大奎副部长发表大会总结并致闭幕辞,提出随着治疗水平的提升,肿瘤逐渐“慢病化”,但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仍需要三个要点:规范,精准和创新,此次会议内容也契合了这三个要点,也希望随着肿瘤诊治进一步的规范化和精准化,以及领域内同仁们创新意识的提升,肿瘤诊疗水平将迎来更大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致闭幕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合影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